2023年多少分能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為了便于2023年考生及家長了解最低錄取分數(shù)線,下面高中招生網為大家整理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各省2022年錄取分數(shù)線是多少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數(shù)據(jù)源于網絡,僅供參考。

1.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22年分數(shù)線
年份 | 學校 | 科類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分排名 | 省控線 | 生源地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物理 | 本科批 | 656 | 376 | 411 | 重慶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綜合 | 平行錄取一段 | 671 | 1810 | 497 | 浙江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83 | 217 | 515 | 云南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22 | 無 | 400 | 新疆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73 | 660 | 515 | 四川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綜合 | 本科批 | 586 | 1698 | 400 | 上海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63 | 374 | 449 | 陜西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理科 | 國家專項計劃本科批 | 644 | 959 | 449 | 陜西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642 | 358 | 498 | 山西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綜合 | 普通類一段 | 656 | 720 | 437 | 山東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理科 | 本科一段 | 603 | 65 | 335 | 青海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理科 | 國家專項計劃本科批 | 527 | 807 | 325 | 青海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06 | 無 | 412 | 寧夏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理科 | 國家專項計劃本科批 | 555 | 709 | 412 | 寧夏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45 | 186 | 427 | 內蒙古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理科 | 本科提前批B段 | 615 | 830 | - | 內蒙古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物理 | 本科批 | 665 | 445 | 362 | 遼寧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43 | 518 | 509 | 江西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理科 | 國家專項計劃本科批 | 635 | 869 | 509 | 江西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物理 | 本科批 | 649 | 800 | 429 | 江蘇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物理 | 本科批 | 649 | 800 | 429 | 江蘇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物理 | 本科批 | 650 | 561 | 414 | 湖南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物理 | 本科批 | 647 | 709 | 414 | 湖南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物理 | 本科批 | 638 | 1346 | 414 | 湖南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物理 | 本科批 | 633 | 1860 | 414 | 湖南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物理 | 本科批 | 656 | 540 | 409 | 湖北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物理 | 本科批 | 655 | 579 | 409 | 湖北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物理 | 本科批 | 627 | 2837 | 409 | 湖北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物理 | 本科批 | 623 | 3387 | 409 | 湖北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643 | 208 | 429 | 黑龍江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理科 | 國家專項計劃本科批 | 623 | 627 | 429 | 黑龍江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60 | 895 | 509 | 河南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物理 | 本科批 | 657 | 401 | 430 | 河北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物理 | 本科提前批B段 | 637 | 1689 | 430 | 河北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綜合 | 本科批 | 805 | 77 | 471 | 海南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41 | 287 | 451 | 貴州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理科 | 國家專項計劃本科批 | 624 | 806 | 451 | 貴州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61 | 260 | 475 | 廣西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理科 | 高校專項計劃本科批 | 613 | 2642 | - | 廣西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物理 | 本科批 | 665 | 660 | 445 | 廣東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物理 | 本科批 | 663 | 788 | 445 | 廣東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625 | 219 | 442 | 甘肅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理科 | 本科提前批B段 | 605 | 577 | - | 甘肅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物理 | 本科批 | 660 | 470 | 428 | 福建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綜合 | 本科批 | 673 | 1018 | 425 | 北京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62 | 622 | 491 | 安徽 |
202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理科 | 國家專項計劃本科批 | 656 | 881 | 491 | 安徽 |
2.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信息
學校 | 城市 | 排名 | 是否985 | 是否211 | 辦學性質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合肥市 | 7 | 是 | 是 | 公辦 |
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英語: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縮寫:USTC),標準簡稱為中國科大,常用簡稱科大、中科大、中國科技大學或科技大[注 1]是中國大陸的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學,主體部分文革時期從北京遷出,現(xiàn)位于安徽省合肥市。中華人民共和國理工科排名前列的高校之一,現(xiàn)時屬于“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百強大學”及“軟科世界百強大學”,是“雙一流A類”和原“985工程”、原“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隸屬于中國科學院,是一所由中國科學院直屬管理的全國重點大學。同時是九校聯(lián)盟(C9)和長三角高校合作聯(lián)盟成員,中國大學校長聯(lián)誼會成員。2017年被教育部評選為世界一流大學。為東亞研究型大學協(xié)會和環(huán)太平洋大學聯(lián)盟的成員。中國科大實行“全院辦校,所系結合”的辦校方針,依托中國科學院的各個研究所,促進了教學與科研的一體化。注重數(shù)理基礎教學,自建校始長期實行五年制本科學制(與清華改革同步,1996年前后,商學院等少數(shù)幾個院系本科學制改為四年。1995年招生的少年班預科其實也是1996年通過普通高考獲得大學學籍,于2000年畢業(yè)。陳至立主導的高等教育大規(guī)模擴招施行后,2000年入學的本科新生學制全部改為四年制)。中科大是建國后成立的大學中第一批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還于1978年在李政道等人的主持下,創(chuàng)辦了著名的少年班,80年代后期以后,逐漸演化為從高一不滿16歲經歷普通高考(北京高考的情況,1995年分數(shù)線大約750分之600分)招生,培養(yǎng)了千人上下的14歲前后入校的大學生。從1963年開始有第一屆畢業(yè)生以來,科大已有72名畢業(yè)生(截至2017年)陸續(xù)當選中國科學院或中國工程院院士,約每1000名本科畢業(yè)生就產生1名院士、700多名碩士博士。

結束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簡稱USTC),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日制本專科高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自建校以來,一直致力于培養(yǎng)國家需要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學校秉持“全面質量教育”的辦學理念,注重學生的素質培養(yǎng)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學校擁有優(yōu)秀的師資隊伍,其中包括兩院院士、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等高水平教師。他們在各自領域取得卓越成就,并將這種創(chuàng)新精神和學術追求傳授給學生。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學科設置齊全,涵蓋了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管理學、醫(yī)藥衛(wèi)生、人文社會科學等多個領域。學校注重基礎理論研究,同時也積極開展應用研究和技術創(chuàng)新。學校與國內外眾多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與研究平臺。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擁有優(yōu)秀的科研環(huán)境和設施,為教師和學生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學校還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推進國內外學術交流,并與世界各地的高校和機構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這些交流與合作使學校具備了廣闊的國際視野和多樣化的學術資源,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鋪就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將繼續(xù)努力,以培養(yǎng)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促進科學技術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為己任。學校將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為國家的建設和發(fā)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