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對于公務員考試文化常識100和公務員考試的常識有哪些具體詳細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本文目錄

202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會考常識么
行測中會考常識。中公教育特整理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科目-行測內容以供參考。

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為客觀性試題,考試時限120分鐘,滿分100分。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主要包括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和資料分析等部分。
常識判斷主要測查報考者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進行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
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測查報考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迅速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包括根據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jié);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據上下文內容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信息;判斷作者的態(tài)度、意圖、傾向、目的;準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等。
數量關系主要測查報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間量化關系和解決數量關系問題的能力,主要涉及數據關系的分析、推理、判斷、運算等。常用題型有數字推理和數學運算兩種。
判斷推理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事物關系的分析推理能力,主要涉及對圖形、語詞概念、事物關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較、組合、演繹和歸納等。常用題型有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判斷四種。
資料分析主要測查報考者對文字、數字、圖表等統(tǒng)計性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能力。
公務員考試都考什么啊
公務員考試科目:
1.《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
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包括資料分析、判斷推理以及言語表達等方面。
2.《申論》
申論考察的是從事機關單位所具備的基本能力。
考試過程:
考試包括筆試和面試,筆試一般都統(tǒng)一命制試卷、統(tǒng)一考試時間,并統(tǒng)一組織閱卷評分。
對筆試合格的考生,依筆試成績高低順序,按招考職位擬錄用人數1:3的比例由人事部門確定面試對象,面試時間會有差異,屆時會有通知,并在相關網站公布。
公務員省考國考資源匯總百度云網盤資源下載
鏈接:https://pan.baidu.com/s/1OGHO9x7x-bDAq1gRsZOCQA?pwd=2D72提取碼:2D74
資源包含:省考和國考公務員的各類學習資料,多種網課機構學習資源,歷屆真題、考前沖刺、行政能力測試、資料分析、公共基礎、綜合寫作、常識、理論知識、判斷推理、數量關系、言語理解、申論、時政、真題資料、面試等等國/省公務員考試學習資料匯總。
公務員考試的常識有哪些具體詳細
史上最全公務員考試常識3000問百度網盤免費資源在線學習
鏈接: https://pan.baidu.com/s/1sRG_x33l-pQ6h5LBjE4y0g提取碼: 9awm
史上最全公務員考試常識3000問
史上最全公務員考試常識3000問一.pdf
史上最全公務員考試常識3000問五.pdf
史上最全公務員考試常識3000問四.pdf
史上最全公務員考試常識3000問十.pdf
史上最全公務員考試常識3000問三.pdf
史上最全公務員考試常識3000問七.pdf
史上最全公務員考試常識3000問六.pdf
史上最全公務員考試常識3000問九.pdf
史上最全公務員考試常識3000問二.pdf
史上最全公務員考試常識3000問八.pdf
公考行測常識有哪些
根據招考大綱要求,常識判斷主要測查報考者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進行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所以,一般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會從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四個方面去出題。
一、政治常識
政治常識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毛澤東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等方面內容的常識。
例題:發(fā)展必須是科學發(fā)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chuàng)新、協(xié)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fā)展理念。下列與之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有幾項?
①創(chuàng)新發(fā)展注重的是解決發(fā)展動力問題
②協(xié)調發(fā)展注重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
③綠色發(fā)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
④開放發(fā)展注重的是解決發(fā)展內外聯動問題
⑤共享發(fā)展注重的是解決發(fā)展不平衡問題
A.1 B.2 C.3 D.4
(答案:C。創(chuàng)新發(fā)展注重的是解決發(fā)展動力問題;協(xié)調發(fā)展注重的是解決發(fā)展不平衡問題;綠色發(fā)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開放發(fā)展注重的是解決發(fā)展內外聯動問題;共享發(fā)展注重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對比可知,語句②和語句⑤錯誤。因此,正確答案為C。
二、經濟常識
經濟常識主要包括價值規(guī)律、影響價格的因素、消費心理、生產和消費、影響消費水平的因素、價格變動對生活的影響、財政的作用、宏觀調控、經濟全球化的表現、影響及其措施等方面。在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判斷部分,經濟知識都是必考部分。
例題
“按質論價,優(yōu)質優(yōu)價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這表明商品的價格()。
A.由質量決定 B.由使用價值決定 C.由價值決定 D.由市場經濟規(guī)律決定
“質”是指商品的使用價值,商品的價格最終是由價值決定,而不是由使用價值決定。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對同一種商品而言,質量越好的商品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越多,其飲食的價值量也越大,因此其售價也越高,即“按質論價,優(yōu)質優(yōu)價”,故本題答案選C。
三、文化常識
文化常識主要包括中國文化(古典)常識、文學常識、人文常識、軍事文化常識、中國現當代文學常識等一些方面的常識內容。比如: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最早的愛國詩人是屈原;;常見借代詞語是桑梓:家鄉(xiāng);桃李:學生。
例題:1.下列哪個成語和“道聽途說”詞意更接近?
A.空穴來風 B.三人成虎
答案:(B)道聽途說意思是路上聽來的、路上傳播的話。泛指沒有根據的傳聞??昭▉盹L意思是有孔洞便會進風,后用來比喻自身存在弱點,流言蜚語等得以乘隙而入,也比喻傳言有根據。由于廣泛的誤用,現在多用來指消息和傳說毫無根據。三人成虎: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事實。
四、科技常識
科技部分往往以生活中的科技常識為主,尤其是與時政、生活緊密相關的科技常識。
例題:量子科學實驗衛(wèi)星是一顆低軌衛(wèi)星,只能在晚上進行量子通信,空間覆蓋能力和應用都有限。
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中國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wèi)星“墨子號”發(fā)射升空,這種方式能極大改善通信保密性。2017年1月18日,圓滿完成了4個月的在軌測試任務,正式交付用戶單位使用。6月“墨子號”實現1203公里光子糾纏,刷新世界紀錄。2018年1月,“墨子號”成功實現洲際量子密鑰分發(fā)。2016年8月16日,我國成功發(fā)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wèi)星“墨子號”,將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wèi)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構建一個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實驗體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量子是物理世界里最小的基本個體
B.量子化現象主要表現為宏觀物理世界
C.量子通信可以被竊聽和破譯
D.量子力學標志著第二次量子革命的興起
【參考解析】答案選A。量子是現代物理的重要概念。量子是物理世界里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個體。量子化現象主要表現在微觀物理世界,描寫微觀物理世界的物理理論是量子力學,故B錯。量子通信是不容易被竊聽的,C錯。量子調控和量子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標志著第二次量子革命的興起,D錯。故本題答案為A.
五、作答技巧
小哥我多次參考公考和事業(yè)單位考試,摸索了一些經驗,現在分享與你。因為這個模塊就是一眼過,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懂就懵一個答案。但是備考需要做好幾個方面。
一是日常需要關注熱點,認真積累。每年公務員考試行測中往往有1-3道常識題與時事政治密切相關。時事熱點若花大量時間專門復習并不能卓有成效,而且長線復習效率很低。關鍵還是在于平時積累,時刻關注當下發(fā)生的熱點事件,看到了就用心記下來。比如: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被授予法國女科學家?,敿~埃勒·沙爾龐捷和美國女科學家珍妮弗·道德納,以表彰她們在_____方法研究領域作出的貢獻。
A.單個基因編輯 B.基因重組C.基因組編輯 D.轉基因
【答案】C。解析: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被授予法國女科學家?,敿~埃勒·沙爾龐捷和美國女科學家珍妮弗·道德納,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組編輯方法研究領域作出的貢獻。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
二是著眼真題試卷,把握方向。從歷年公務員考試試卷中我們可以摸清命題人對常識判斷題目的考查方式及偏好是如何的,我就知道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每年都會遇到至少1題的文化題,逢考必出,所以,你可以做好準備了。
比如:先秦兩漢時期成就最高、影響最大通過人物描寫來反映歷史面貌的作品是()。
A.《左傳》B.《史記》C.《國語》D.《國策》
三是掌握方法,善用排除。如果要問什么方法是做選擇題的“神兵利器”,毫無疑問就是排除法。無論是什么題型,都或多或少能用到排除法,常識判斷也不例外。遇到不會的題,考生只能根據自身所學,排除一些明顯錯誤的選項,縮小答案范圍,總要比直接猜,更容易命中正確答案。
常識的全稱是常識判斷,通過這個名字就知道常識這個模塊不是單純考積累還要會判斷。在備考過程中,要多學習一些技巧,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快速改善自己的復習效率。想要在筆試中脫穎而出,就要多積累常識知識。只要功夫在,鐵錘磨成針,希望各位小伙伴們能夠抵達理想彼岸。
省考常識分值
1.省考行測怎么占分值
1、判斷推理——快速定位,不糾結?。ǚ种担杭s27分)判斷推理包含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判斷四個部分。
大概有40題,占題目總量的30%左右,因此重要性不言而喻。判斷推理的難點在于閱讀量信息量總體較大,我總結出來的行測解題技巧就是要在短時間內快速定位所考題目類型及考點,依據考察點解題思路篩選答案,不糾結于各個選項。
(1)圖形推理剛開始接觸,會覺得有些圖形推理雜亂無法,毫無頭緒,其實梳理歸類,基本考點無外乎以下四類:①圖形構成元素相同的,考元素平移、旋轉或翻轉;②圖形構成元素相似的,考疊加或遍歷;③圖形構成元素看似凌亂的,考屬性或數數;④折紙盒和拆紙盒。(2)定義判斷做定義判斷題,要找準關鍵詞,對比選項,運用排除法,最優(yōu)原則,選一個符合關鍵詞最多的、相對最好的選項,無需過于糾結。
(3)類比推理做類比推理時,我們要知道它考察什么,是矛盾關系和反對關系,還是條件關系,或因果關系、成語結構、語義關系等,難點在于考察范圍寬廣,重點在于我們要快速定位考察要點,一擊即中。(4)邏輯判斷邏輯判斷分為三種題,形式推理、分析推理和可能性推理。
形式推理考查基本的命題特點和推理規(guī)則,這種題的難點是理解這些推理規(guī)則。切莫死記硬背,因為很容易忘記、混淆,我覺得應該舉生活中最常見的,自己能夠理解的例子,來幫助理解推理規(guī)則,在理解的基礎上記住,做題時直接運用推理規(guī)則,就無需糾結了。
分析推理可以說是邏輯判斷中最難的,因為它不考知識,只考分析推理能力,能力的培養(yǎng)要比知識學習難得多,實在不能掌握復雜的技巧,那就學會代入法、排除法、假設法三大萬能利器,學會借助列表、假設和列不等式做題。2、資料分析--運算技巧(提速神器)(分值:約20分)資料分析一般有10道以上都需要計算,而且小數點、百分數、大數字計算都是常見的,因此掌握運算技巧是提升速度的必要辦法。
運算技巧包括:(1)重視選項,選項是能傳遞出來很多信息的,選項的大小,選項之間的差的大小,甚至有些選項通過常識、通過題干直接就可以排除,因此要先看選項。(2)百分數或者小數盡量轉換成分數,例如16.7%=1/6,4.3%=1/7,37.5%=3/8,這樣的分數和小數的對應關系,記得越多越好。
(3)多用估算,估算是節(jié)省時間的不二法門,但是估算時的模糊程度要多大,這就要結合選項了,如果選項之間差異很大,那完全可以大膽去估,不用擔心結果會和兩個選項都近似。3、言語理解與表達—快速找準考點(分值:約28分)言語理解題型很多,包括片段閱讀、選詞填空、主旨概括、意圖判斷、細節(jié)判斷、態(tài)度觀點、歧義錯句、詞句理解、標題選擇、詞句排序等等,一般會從中選擇幾種題型來考,題目差不多有35-40道題,題目數量多,閱讀量大,分值比重比較高。
但很多人認為這個題型不難,沒有足夠重視,因為大家都認為從小學語文開始都做過這類題目;或者認為練來練去正確率都提升不上去,因此就把備考重心轉移了。這樣想的話,就會失去很好的一個拉開分數的機會。
怎樣復習呢?做這一類題,一靠語感,二靠語句分析。個人覺得最重要的是要練出語感,在看題目的同時心里要把題目默念幾遍,我一般選擇排除法,憑借前后語境和語感來選擇,最后再將剩下來的選項代入到文中看語句是否通順,慢慢就會練出語感來。
其實有些詞語是固定搭配,在書本上、生活中會經常運用,這些都要熟記。建議大家可以將此類固定搭配、相近詞語或成語抄錄在筆記本上,配上例題進行區(qū)分和記憶。
針對不同的題型有不同的做題方法。片段閱讀要注意題目的問題,是問“意在說明”還是“文段主旨”,這樣才能知曉答案是直接用文段中心意思,還是需要進行引申。
選詞填空要抓住語境邏輯關系、學會辨析實詞、熟悉成語的用法、記住虛詞的重點在于關聯詞等等。主旨概括主要是找關鍵詞句,意圖推斷找?guī)в心康牡木渥?,標題選擇找中心思想,等等,這些不一而論。
重要的是要重視客觀的規(guī)律,試著用到做題中去,快速找準考點,快速鎖定答案,并通過多練提高正確率,同時學會提升做題速度。4、常識—零敲碎打勤積累(分值:10分)常識,天文地理無所不包,讓人頭疼得很。
我正常發(fā)揮能答對10到15道題,不會拖后腿。所以我會在零碎時間看一看論壇上的常識總結資料貼,放到手機里面,休息的時候看一看,每天可能也就看二十分鐘左右。
看的時候不會刻意去記,就當十萬個為什么來看,零敲碎打的記住了一些。我要的是廣度,而不是深度,看得越多,遇到考點的概率就越大。
考試都是選擇題,有一個選項能有點印象就有可能排除一個錯誤選項。同時考前一天我也會集中突擊看看,把能找到的常識資料都瀏覽一遍,這個步知網上有很多。
5、數量關系—敢于舍棄(分值:15分)數量關系是我非常頭疼的一塊,也是很多和我一樣的文科生畏懼的部分。數量關系分為兩類,一類是數字推理,一類是數學運算。
數字推理在某些省考中已經消失了,數學運算是必考的。具體考與不考,要看考綱的要求。
也許考與不考、做與不做,對于我來說,沒什么大影響。按我的做題順序,。
2.公務員行測分值分布
數量關系語言理解與表達推理判斷常識判斷資料分析總量 2004 15 30 40 30 15 1302005 20 30 40 20 20 1302006 20 30 40 20 20 1302007 20 30 45 20 15 1352008 20 40 40 15 20 135例年的題量分布是這樣。
國家是不公布評分細則的,大家只是猜測第一種說法:數字推理每道題目是0.7分/題,語言理解0.9分/題,判斷推理題(圖形推理0.8分/題,演繹推理0.9分/題,定義判斷0.8分/題),常識0.6分/題,資料分析0.9分/題。還有一種就是算平均分,每道題相同的分值。
3.省考行測分值是怎么分布的
省考行測分值分布:數學計算:1分/個、言語理解:0.6分/個、定義判斷:0.8分/個、邏輯推理:0.8分/個、類比推理:0.5分/個、圖形推理:0.5分/個、常識:0.5分/個、資料分析:1分/個。
行測是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的簡稱,它和智力測驗一樣,屬于心理測驗的范疇。它用來測試應試者與擬任職位相關的知識、技能和能力,是考查應試者從事公務員工作所必須具備的一般潛能的一種職業(yè)能力測試。
擴展資料:
行測的主要題型:
1、言語理解
每道題給出一段語言文字,要求報考者根據對這段文字的理解或運用一定的語言文字知識,選出最符合要求的答案。
2、數量關系
第一種題型:數字推理。每道題給出一個數列,要求報考者仔細觀察這個數列各數字之間的關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規(guī)律,然后從四個供選擇的答案中選出最合適、最合理的一個來填補空缺項,使之符合原數列的排列規(guī)律。
3、判斷推理
第一種題型:圖形推理。每道題給出一套或兩套圖形,要求報考者通過觀察分析找出圖形排列的規(guī)律,選出符合規(guī)律的一項。
4、資料分析
針對一段資料一般有1到5個問題,報考者需要根據資料所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推測和計算,從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符合題意的答案。
5、常識判斷
常識判斷主要測查報考者對有關國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綜合管理的基本素質等,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huán)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及其運用,要求報考者通過分析、判斷和推理,選出最符合要求的一項。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行測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行測分值
4.公務員考試筆試分數是多少
一般情況是行測100分,申論100分
對了不到一半說明你還得加油啊
一般行測要到70+申論60+進面試才有點把握
不知道你是指省考還是國考
國家是不公布評分細則的,大家只是猜測
第一種說法:數字推理每道題目是0.7分/題,語言理解0.9分/題,判斷推理題(圖形推理0.8分/題,演繹推理0.9分/題,定義判斷0.8分/題),常識0.6分/題,資料分析0.9分/題。
還有一種就是算平均分,每道題相同的分值
省考的話給你個參考吧(某省的)
數量關系語言理解與表達推理判斷常識判斷資料分析總量
2004 15 30 40 30 15 130
2005 20 30 40 20 20 130
2006 20 30 40 20 20 130
2007 20 30 45 20 15 135
2008 20 40 40 15 20 135
5.公務員考試120道題分值怎么算
國家公務員的考試成績總分是200分,行政職業(yè)能力測試100分,申論100分。一般來說,行測平均到每個題目,均分是0.7分左右。
1、計算公式:
公共科目筆試總成績=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成績+申論成績
綜合成績=公共科目筆試總成績*50%+(面試成績+專業(yè)科目成績)*50%
2、地方公務員考試成績核算:
各地方公務員考試成績的核算與國家大致相同,極個別省份具有特殊性。
如2009年云南省公務員筆試成績的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報考普通公務員崗位人員的筆試成績合成辦法
考生筆試成績=(行政職業(yè)能力傾向測試成績+申論成績+筆試加分)/3
報考公安人民警察崗位人員的筆試成績合成辦法
筆試成績=(行政職業(yè)能力傾向測試成績+申論成績+公安基礎知識成績+筆試加分)/4
考生綜合成績計算方法:
報考普通公務員崗位人員的綜合成績合成辦法
考生綜合成績=考生筆試成績*50%+(面試成績*50%)
報考公安人民警察崗位人員的綜合成績合成辦法
考生綜合成績=考生筆試成績*50%+(面試成績*50%)。
擴展資料:
公務員考試的考試形式:
中央、國家機關的公務員考試包括筆試(公共科目、專業(yè)科目)和面試,以前公共科目筆試按A、B類職位分別進行。A類職位筆試公共科目為《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A)和《申論》;B類職位筆試公共科目為《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B);
專業(yè)科目筆試和面試時間由招考部門自行通知。從2006年開始,A、B類都要考一樣的科目,就是《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和《申論》,只不過《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分別命題。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公務員考試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公務員考試知識——公務員考試成績核算
6.公務員考試的分值分布是怎樣的
公務員考試筆試包括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每科滿分均為100分。筆試實行分類分級考試辦法,對縣級以上機關(單位)的職位和鄉(xiāng)鎮(zhèn)機關職位分別命制試題。
公務員考試筆試成績=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成績*50%+申論成績*50%。
公務員考試行測各部分分值如下:
行測常識判斷分值分布:考查政治、經濟、法律、歷史、地理、自然、科技等常識,總共20道題,每題分值在0.5分左右。
行測言語理解分值分布:總共30道題。每題分數在0.6至0.8分左右。
行測判斷推理分值分布:總共35道題。每題分數在0.6至0.8分左右。
行測數量關系分值分布:總共15道題。每題分值在1分左右。
行測資料分析分值分布:總共20道題。每題分值在1分左右。
公務員考試申論各部分分值如下:
申論總分100分:第一題通常為歸納概括題,20分;第二題為推理分析題,20分;第三題是提出對策題,20分;第四題為文章寫作,40分。
但是有時第一題會時15分左右,第二三題也有可能是25分左右,反正四個答題100分,只有每年作文不變是40分。
擴展資料:
公務員考試分為中央和地方兩種形式:
國家公務員考試是指:中央、國家機關以及中央國家行政機關派駐機構、垂直管理系統(tǒng)所屬機構錄用機關工作人員和國家公務員的考試。
地方的公務員考試是指:地方各級黨政機關,社團等為招錄機關工作人員和國家公務員而組織進行的各級地方性考試。
中央和地方考試單獨進行,不存在從屬關系,考生根據自己要報考的***機關部門選擇要參加的考試,也可同時報考,相互之間不受影響。
中央公務員考試和地方考試性質一樣,都屬于招錄考試,考生填報相應的職位進行考試,一旦被錄取便成為該職位的工作人員。具體公務員政策可參看國家公務員網的相關政策。
地方公務員考試有資格考試和招錄考試兩種,資格考試即成績合格者發(fā)給公務員資格證書,考生可憑此資格證在市、區(qū)、縣等國家機關求職,如北京市。
有的需要再參加具體部門的一些考試,有的直接面試考核。絕大多數地方公務員考試采用的是招錄考試的方式,考生選擇職位報名參加考試,考上后就直接錄取為該部門的公務員,和中央公務員考試程序一樣。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公務員考試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行測分值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申論
7.國家公務員行測各題分值是多少
一、當下就公務員考試改革的趨勢來看,傾向于向考《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靠攏。
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為客觀性試題,考試時限120分鐘,滿分100分。
1、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總共40個題目,每個題目0.6分,共計24分;
2、數量關系部分,總共20個題目,每個題目1分,共計20分;
3、判斷推理部分,總共35個題目,圖形推理每個題目0.5分,定義判斷每個題目0.8分,類比推理每個題目0.5分,邏輯判斷每個題目0.8分,共計23.5分;
4、常識部分,總共25個題目,每個題目0.5分,共計12.5分;
5、資料分析部分,總共20個題目,每個題目1分,共計20分。
還有考一科,申論為主觀性試題,考試時限150分鐘,滿分100分。
中央、國家機關的公務員考試包括筆試(公共科目、專業(yè)科目)和面試,以前公共科目筆試按A、B類職位分別進行。A類職位筆試公共科目為《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A)和《申論》;B類職位筆試公共科目為《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B);專業(yè)科目筆試和面試時間由招考部門自行通知。從2006年開始,A、B類都要考一樣的科目,就是《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和《申論》,只不過《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分別命題。
國家公務員考試按中央機關招錄職位區(qū)分為三類,在考試內容和招錄政策上有所區(qū)別:
◆中央機關及其省級直屬機構
◆市(地)級以下直屬機構
◆專業(yè)性較強的部門(單位)
筆試包括公共科目和專業(yè)科目。公共科目由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統(tǒng)一確定,專業(yè)科目由省級以上公務員主管部門根據需要設置。
二、面試
面試比例與計劃錄用人數比例一般有3:1、4:1、5:1三種,只有通過筆試后,按錄用人數與面試比例確認筆試成績排名前幾位的才有面試資格,進入面試關。
8.公務員考試科目都有什么題型、分值是多少
公務員考試科目分為《行政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并按照報考職位的不同,分為省級(副省級)和地市級兩種類型試卷,各試卷滿分都為100分,且二者采用閉卷方式來考查。
《行政能力測驗》分為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推理判斷、資料分析五大部分。
《申論》采用主觀題的形式命題,省級(副省級)和地市級試卷一般都為5道題。前4道題為問答式,其中包含一道或兩道應用文寫作題(如發(fā)言稿、簡報、短評、倡議書等),最后一道題以大作文的形式呈現。
拓展資料:公務員面試
絕大多數招考單位采用的是結構化面試的形式,即一對多的面試。結構化面試就是考生在一定時間內通過語言口頭回答考官的問題。這些面試考題大多考查考生的綜合分析能力、計劃組織協(xié)調能力、人際交往意識、技巧話題以及自我認知能力等。
另外,結構化面試的流程大致如下:面試報道抽簽→候考→進入考場→答題→退場→公布成績→面試結束。據國家公務員考試網總結發(fā)現,在當前的結構化面試實踐中,最??嫉挠辛N面試題型:背景性問題、智能性問題、意愿性問題、情境性問題、行為性問題、知識性問題。
在國家公務員考試的總成績計算方法中,公共科目筆試及面試成績平分秋色,各占50%。所以,這也就意味著公務員考試筆試和面試同等重要。
而在公務員考試報名暫未啟動之前,考生目前的首項目標就是爭取更多的時間來復習備考,成功“擠”進面試,甚至在面試“關卡”前遙遙領先其他競爭對手,這樣才能爭取更多的勝算。
關于本次公務員考試文化常識100和公務員考試的常識有哪些具體詳細的問題分享到這里就結束了,如果解決了您的問題,我們非常高興,以上信息來源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