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在戰(zhàn)爭年代中國人還能去日本留學


為什么在戰(zhàn)爭年代中國人還能去日本留學

這就涉及到一個現代中國人比較陌生的歷史概念了:大亞細亞主義。

為什么在戰(zhàn)爭年代中國人還能去日本留學

簡單說:亞洲國家之間的矛盾無論怎樣都是次要的,主要的還是對西方列強的矛盾,聽起來似乎是高調,其實與“停止內戰(zhàn)一致抗日”完全一樣。

為什么在戰(zhàn)爭年代中國人還能去日本留學

這個主義在當年可以算是一種比較土的馬克思主義——有色人種是被壓迫者,白人是壓迫者,因此亞洲人民要團結起來,失去的只是鎖鏈,獲得的將是整個亞洲。

為什么在戰(zhàn)爭年代中國人還能去日本留學

大亞細亞主義雖然發(fā)源于日本,但類似的心態(tài)在亞洲國家普遍存在。當時東亞的情況非常絕望,大家普遍認為,除非亞洲人團結起來,否則面對西方列強的壓迫只能亡國滅種。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二戰(zhàn)后日本與東南亞的被侵略國之間關系一直都不錯,因為人家?guī)装倌昵熬屯鰢耍瑢Π兹撕薜靡а狼旋X,日本相比之下已經算是比較公平的了。而中韓完全是亡在日本人手里,體會自然不同。

由于日本在當時是亞洲唯一保持獨立的國家,而且已經有富國強兵的跡象,所以當時日本的國際主義戰(zhàn)士——也就是大亞細亞主義者——自然號召全亞洲的黃種人保衛(wèi)日本。這其實就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只有一個祖國的縮水版本。

同理,莫斯科,哦不,東京也成為黃種人解放事業(yè)的后方基地和指揮部,日本必須支援兄弟國家的解放事業(yè)。當時日本為亞洲同胞解放而奔走的大亞細亞主義者不計其數,拋頭顱灑熱血的也絕非少數,而且有相當比例的人是完全無私的,并沒有損害其他國家利益強化日本的動機在。

清末中國的情況還比較特殊,中國是日本的文化母國,卻被野豬皮搞得民不聊生,清末認為日本有義務幫助漢民族復國的想法在日本知識分子中相當流行。甲午戰(zhàn)爭日本勝了,認為這是不義之戰(zhàn)的日本人大有人在,但“反清到底是不是反華”,“推翻清政府到底是解放還是侵略”就讓很多人糾結了。很多日本人對中國有一種補償的心態(tài),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中國。中國雖然被日本打疼了,但為之叫好的皇漢絕非少數。清末民初中國的有識之士對日本有好感的是絕大多數,這種好感基礎隨著中日戰(zhàn)爭的爆發(fā)煙消云散,所以現代中國人看魯迅那一代人寫的東西往往嘖嘖稱奇。

而在大的基調下,就是各種方法論的斗爭了,路線斗爭比對外斗爭還狠,異端比異教徒更該死。有的人認為中國爛泥扶不上墻,干脆日本先解放中國,建起一個現代的文明國家再交還給中國人,這與國父的“憲政”理論其實沒有太大區(qū)別,只是把國民黨換成日本人而已。然后更進一步,既然日本這么進步,干脆把亞洲管起來算了,這聽起來又與“XX不適合采取西式民主”高度一致。

像石原莞爾,熟悉日本史的人就知道,這人其實是典型的大亞細亞主義者,他侵占滿洲的目的為了發(fā)展一個獨立于日本的現代國家,作為未來黃種人與白種人最終決戰(zhàn)的后方基地?;柙捳f到這個程度,大概他自己都信了吧。

其實遭到背叛的何止是大亞細亞主義,馬克思主義、新自由主義乃至戀愛資本主義又何嘗不是如此?還是熟悉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

對這類話題有興趣的,可以看安彥良和的漫畫,沒基礎的人看《王道之狗》,有基礎的人看《天之血脈》。

<img data-rawheight="841" data-raw src="https://img.zhixiao1.cn/202301/12/032659421.jpg"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b9aff123bb5086bed98426c84468d189_r.jpg">

抗日時候,為什么很多人留學日本,魯迅,陳獨秀,康有為,。。。都留學日本了,為什么不遠其他國家,偏偏一來,列強國家留學路程遠很難關注到國內局勢,二來留學美這些國家經濟是要跟的上的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再走中國古話說知己知彼,他們留學時日本還沒有去咱領東三省,所以這些人去日本是有各種原因的

二戰(zhàn)時期的中國在日留學生抗戰(zhàn)爆發(fā)前,在日留學生大約有3643人。盧溝橋事變后,大部分留學生回國,但也有部分留學生留在日本繼續(xù)學習,之后汪偽政權還派出過一些公費留學生,還有些人自費去日本留學。到抗戰(zhàn)勝利,在日留學生據統(tǒng)計有434人。戰(zhàn)時留日學生大都均是清寒子弟而無力投奔內地求學的人。由于當時留學生的經費補助主要來自庚子賠款,在很多留日學生看來,并不是件可恥的事情。他們心里覺得此舉是既“消耗的是敵人的糧食與物質,又求到了學問”,但“中國人終究仍是中國人,造就出來的人才回國后是為中國用的”。在某種程度上講,1940年代中期由日汪專門經費補助和支持培養(yǎng)出來的留日學生畢業(yè)歸國后,恰恰是給戰(zhàn)后中國的重整和振興提供了更多的貯備人才,有的甚至利用熟悉日語的優(yōu)勢參與了對日接受工作。
這批留學生在日期間如果只是學習的話,基本沒有受到什么干擾,而且大部分獲得公費或庚款補助的學生,在1943年前生活還比較充裕。

為什么早期中國的革命家都從日本留學歸來,還有大多1,當時日本比歐美便宜很多,好混,現在也是花一堆錢去日本混文科的也很多
2,靠得近,而且比歐美白人,黃種人打敗俄羅斯列強更令人震撼,文化制度上淵源和中國更深,值得借鑒
日本中國有一些政策支持,就和美國賠款留學生一樣,一群人洗腦在中國來美國民主

網上報名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分數:
  • 電話: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644062549@qq.com刪除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tengyi6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