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近期都看了這條新聞:中產(chǎn)階級爸爸因?qū)W區(qū)房問題舉家移民美國。

事情的經(jīng)過和新聞內(nèi)容這里就不再贅述,且說一說移民美國之后情況到底會不會樂觀起來。

據(jù)小編了解,美國的教育某種程度上跟國內(nèi)的是有很大相似之處的,美國父母拼教育的程度不低于中國父母,只不過前者的關注點是綜合素質(zhì),后者的關注點是考試成績。

美國家長是怎么擇校的呢?
在美國,比較好的學校是私立學校,當然,費用最高的也是私立學校。很多父母也會為了孩子的將來用盡全力將孩子送入費用高昂的私立小學就讀。美國父母的的第二種選擇就是講孩子送入教學質(zhì)量較高的公立小學,但是這類小學也需要在“片區(qū)”內(nèi)有住房,跟國內(nèi)的情況一樣,這種“學區(qū)房”的價格也相對貴很多。如果父母財務狀況一般,也是只能進入比較一般的學校了。
由此看來,美國教育從初始階段就是充滿了競爭,并不是有些文章渲染的那樣,美國教育是絕對公平的。
解讀美國中小學學生現(xiàn)狀
美國的小學生活相對來說比較輕松,沒有很繁重的課業(yè)壓力。許多美國家長從小就帶著孩子去運動,讓他們參加大大小小的比賽。其實他們是想通過運動培養(yǎng)孩子們的競爭意識和吃苦精神。除了完成作業(yè),他們把大量時間投入課外活動,尋找自己“與眾不同的亮點”。
相反,進入中學之后,美國學生的生活就沒有那么輕松了。邁進中學的大門,要做的第一件事兒就是參加分班考試,按照成績組成不同的班級。可見競爭有多么激烈。
他們并不是按照大家聽到的那樣,早晨8點上課,下午三點就下課了,剩余的時間完全自由。下課時間點兒是這樣,但是下課之后他們也不會閑下來,會去參加各種輔導班幾乎。90%的家長都給孩子請了家教。周末,孩子們流連在各大家教培訓班。而家教價格不菲,一節(jié)課,一小時,得好幾百美金。與中國的學生需要應付期中、期末考試不同,美國的考試次數(shù)比較頻繁,并且每次考試成績,都與“前途”相關。從初中開始,他們就會被老師寫論文,里面要包含自己的觀點。
“觀點沒有正確或錯誤,只是你得有見地,并且自成邏輯”美國教育強調(diào)批判思維,學生壓力巨大。
除了必修課,美國的中學生還須應對大量的選修課。相較國內(nèi)課堂,美國的中學給學生提供選課自由度更大。比如二外,就會開設法語、西班牙語、拉丁語等多個語種,供學生選擇。事實上,當大學招生官拿到成績單時,不僅看“分數(shù)”,也看“科目”,看學生是否選擇了所在學校最難的課程,是否愿意挑戰(zhàn)自己,并獲得好成績。
美國教育資源優(yōu)勢
因此,移民去美國也不會完全擺脫國內(nèi)教育的弊端,比如家長之間為了教育資源拼經(jīng)濟實力等等。但是,只要去了美國,進入那個大環(huán)境,雖然不能擺脫繁重的課業(yè),但是培養(yǎng)出一個全面發(fā)張的人才幾率相對還是比較大的。
最新熱文推薦:
留學考試2015年終盤點及2016備考規(guī)劃
2016年世界大學排名最新整理
最新留學申請托福成績要求
留學生回國生存指南
2016年新SAT美國首考解析匯總
2016年ACT考試形勢及備考建議
(實習編輯:杜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