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學生在國外生活是一種怎樣的感受中國留學生在國外生活情況介紹:
1:孤寂
用吃喝玩樂應對感情真空
平常的日子,除了上課學習,就不知道該干什么。大學教育很獨立,選不同的課,碰到不同的同學。上完課又匆匆走了。大家很陌生,也很少有溝通。能有的熟人,就是住在一起的那幾個中國同學。此外的,基本上是真空世界。于是,悶極的時候,大家一起吃吃喝喝,拼命往肚子里灌啤酒。
更多的留學生,身邊沒有深交的同國籍朋友,加上周圍是個陌生的語言環(huán)境,難打進別人的圈子,容易產(chǎn)生自卑感和邊緣感。久而久之,難以排遣的寂寞讓他們變得很孤僻。
于是,一些人大量時間玩游戲,有的人甚至賭博、吸毒。“還有一種現(xiàn)象很常見,就是同居!將這作為一種排遣孤獨的方式。”還有些人,空寂中尋求刺激,利用高科技犯罪。

孤寂的環(huán)境中,最需要親友的關(guān)心。處理得好的人,單調(diào)的生活成了學習的最佳環(huán)境。
2:學業(yè)
寬進嚴出高淘汰讓人崩潰
在加拿大,許多學校都有30%以上的淘汰率,還有的學科甚至高達40%,成績不及格,也就失去了畢業(yè)的機會。這給許多背負著親人朋友深切期望、遠涉重洋來到海外求學的學子,帶來很大的壓力。很多人無法承受這種壓力,就釀成了一些悲劇。
去年,南京留學生張震宇在莫斯科大學跳樓自殺。學業(yè)的壓力加上家庭的變故,他感覺無力負重。于是,他從7層高的宿舍樓上跳下去,結(jié)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同樣,在英國,陳莘也看到兩位中國留學生難以承受學習的壓力,跳樓自殺。分析金錢無法解答留學難題。
太多的殘酷教訓,不得不讓人反思,盲目的出洋留學,究竟有多大必要!尤其是近年較多的“小留學生”,高中、初中甚至小學就送出國門,目的是為接受“優(yōu)質(zhì)”的教育,但往往事與愿違、前景堪憂。他們出去之前,有沒有做好準備,吃苦的準備,接受壓力的準備。一些家長光準備了錢,這是遠遠不夠的。還要給子女們準備多些吃苦和經(jīng)受折騰的耐力。盲目地往外送、一送了之顯然是不負責任的做法!

3:語言
國內(nèi)學的英語出國用不上
語言的障礙,也給很多留學生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英國各地有不同的口音,那個賣票的阿姨地方口音很重,初次聽很難聽懂。而我們在國內(nèi)學的大多是美國發(fā)音,但在英國的普通生活中,常見的卻是五花八門的口音。分析不同國家英語有差異
要想真正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留學生,需要融入當?shù)匚幕?,融入當?shù)厝说纳?。這又給只學了標準英語的留學生帶來了困難。有很多來留學之前十分優(yōu)秀的學生,來之后發(fā)現(xiàn)很有游離感,心理壓力很大。
4:文化
中國乖學生被認為沒出息
在中國,老師一般強調(diào)權(quán)威的結(jié)論;但在英國,老師則強調(diào)論證過程。英國老師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也許正是因為這種文化差異,很多中國學生得不到英國老師的器重。在英國老師眼中,按老師的話辦事的學生是沒出息的,沒有培養(yǎng)價值!

如果留學生出國之前,能有系統(tǒng)的培訓,告訴他們到國外可能遇到的情況,讓他們有所準備,那他們將可能少走許多彎路。
5:歧視
被人欺負還要遭學校勸退
一些留學生反映,在英國,就有一些地區(qū)有種族主義者,對中國和越南等國家留學生很不友好。有一年,剛一開學的一個學期,就有11個中國留學生被打傷。有過親身經(jīng)歷的留學生反映,那些人在路上不經(jīng)意用中文向你說話,你若回答,確定你的國籍,就會欺負你。
這些時候,他們不敢報警,一是人在異鄉(xiāng)怕被報復,同時還擔心學校會讓你退學——學校通常不管這些事,且怕你被種族主義分子打成重傷甚至出人命,為了不承擔責任,寧愿先讓你退學。
許多有過這種經(jīng)歷的留學生晚上不敢單獨出門,在心里留下永遠的痛。
6:工作
留學生找工作兩頭不討好
留學生人數(shù)增多,學位含金量下滑,這使大部分留學生都要回國就業(yè)。而國內(nèi)企業(yè)的用人標準也在改變,不再迷信一紙洋文憑。國內(nèi)國外,同等對待。留學生失去了原有的競爭優(yōu)勢。
現(xiàn)實的壓力面前,留學生們需要的是良好的心態(tài):出去前客觀看待,出去后從容面對,不急功近利,不患得患失。社會也應該積極引導,去除光環(huán),也減少壓力,回歸它應有的本位!留學生出國留學的時候怎么去適應國外生活1,大膽地和周圍的人溝通
大部分留學生選擇在寄宿家庭或校內(nèi)宿舍,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融入當?shù)丨h(huán)境的契機。寄宿家庭會很貼心地為留學生規(guī)劃在國外的生活。住在學生宿舍的話,會有很多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宿舍也會定期舉辦各種活動,讓學生們交流經(jīng)驗。在考試周的時候,也會有特定的教師團隊來幫助國際學生復習備考。所以,留學生不用太緊張。
2,遇到問題積極求助
外國人對于自己的隱私保護十分在意,在與外國學生相處的過程中,切記不可詢問關(guān)于年齡、收入等問題。還有,留學生要有正確的溝通方法,國外的生活豐富多彩,人們大多比較開放,但也會有不和諧的情況出現(xiàn)。所以,盡量避免談論政治、國與國差異等敏感話題。當然,在碰到問題時,積極地處理也是必不可少的。當碰到問題時,學生可以求助于寄宿家庭的家長或者學校的相關(guān)老師。
3,不要做書呆子
在國外,除了學習外,積極參加各種實踐活動,也是過來人的有益經(jīng)驗。
學生需要做的不僅僅是學習好與本專業(yè)相關(guān)的知識,還需要多參與當?shù)厣鐣膶嵺`活動。其實在國外大學入學之處,他們對于學生相關(guān)的社會實踐經(jīng)歷就是相當看重的。有案例表明,曾經(jīng)有國外知名學府錄取過可能不是通常意義上所說專業(yè)成績十分優(yōu)秀的中國學子,就是因為他們的社會實踐經(jīng)驗十分豐富,而且對于一些學術(shù)領(lǐng)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在國外學習,更多參加一些社會實踐,這對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是十分有好處以及必要的。
留學生有機會多參加社交活動和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做不同的兼職工作,多去不同的地方旅游等,這些都可以開闊自己的視野,更加深入和全面地了解當?shù)厣鐣?,同時也為自己創(chuàng)造更多學習該國先進文化的機會。家境普通出國留學的孩子的真實生活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送自己的孩子出國留學,以此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如今,出國留學已經(jīng)不再是有錢人的特權(quán),出國留學正在以一種不可遏制的趨勢普及開來,留學的國家也有了越來越多的選擇,美國,日本,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西歐......
很多人認為,出國留學是一種投資,在孩子留學時咬咬牙堅持一下,等到孩子學成歸來就能擁有一個好工作,為此不少家庭拼盡全力,甚至是窮盡一生的積蓄也要為自己的孩子博得一個好的前程,然而,現(xiàn)實卻并非如此。
西西是一個很普通的女孩,相貌平平,成績也很一般,在研究生競爭壓力如此之大的國內(nèi)環(huán)境下根本沒有保研的可能,大三的時候擺在她面前的只有三條路:要么出國,要么考研,要么工作。西西性格較為內(nèi)向,在考試的時候總是容易緊張,一想到考研要面對如此之大的壓力,西西果斷的放棄了這一條路,至于工作,西西認為當今的社會大學普通畢業(yè)生根本不能找到一份令自己滿意的工作,于是西西也放棄了這條路。那么,只剩下了出國??墒牵胀ǖ募彝l件只能勉強湊齊國外高校的學費,至于生活費,需要西西自己打工來獲得。西西嘗試與父母溝通,然而父母卻一致認為西西應該考研,在剩下的兩個月里,西西與父母不斷的爭吵,最后以西西的獲勝告終。
(一)能力與目標的不匹配是不滿足的根源
準備了一年多,西西終于收到了一封來自美國一所前100大學的offer,當西西滿懷期待的來到這里時,西西才發(fā)現(xiàn),這里的生活環(huán)境并沒有自己最初想象的那么美好,由于父母提供的生活費很有限,西西每天都要打好幾份工,有時甚至工作到深夜,沉重的生活負擔嚴重影響到了西西的學業(yè),原本計劃一年完成所有課程的西西卻因為考核不過關(guān)必須要延遲一年畢業(yè),多出來的一年打亂了西西全家人原本的計劃,多余的學費對于西西的父母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數(shù)目,可是如果不這樣的話,西西連最后的學位證都拿不到,不得已,家人只好動用了多年來省吃儉用的積蓄來支持西西的學業(yè)。西西覺得很愧疚,雖然減少了打工的時間可是每天活的仍舊疲憊,因為西西想在這里留下來,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這樣就可以讓父母快速的“回本”,臨近畢業(yè),每當家人問起西西有沒有找到工作時,西西的精神就高度緊張,離畢業(yè)的時間一天天臨近了,西西的精神狀態(tài)卻如伸開的弓一點一點緊繃著。身邊的同學大都非富即貴,絲毫感受不到就業(yè)的壓力,有一些同學甚至已經(jīng)憑借自己的能力或是家里的關(guān)系找到了一份很體面的工作,然而沒背景智商平平的西西只能忍受著等待的煎熬。
或許有的人會說,這是因為西西沒有有錢的爹媽,然而我確認為,西西現(xiàn)在痛苦的狀態(tài)的根源是源于內(nèi)心對自己的期望值過高,而自己卻又無法達到那樣的高度。目標與能力的不相符,才是這些不滿,恐慌情緒的源頭。
(二)圈子不同,何必勉強
自從進入學校以來,西西就沒有交過幾個真正的朋友,身邊的同學非富即貴,父母不是老板總裁就是高級官員,她們的花銷方式和西西完全是兩個極端,所以西西的同學里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和西西成為很好的朋友,再就是那些家境稍稍普通一些的同學,和西西的生活標準相近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在美國兩年的求學時光里,西西幾乎都是形單影只的一個人。同學邀她一起去逛街,她拒絕,邀她一起吃飯,她也不敢答應,本想著出國后可以認識結(jié)交一些高端人士,然而家境普通的西西卻永遠無法融入他們的生活,進入他們的圈子,西西以前一直認為,只要同學都是有錢人,自己也能認識有錢人,然而她到那時才發(fā)現(xiàn),原來最遠的距離,就是即使他們天天在你身邊,和你一起學習,你也永遠無法融入他們的圈層。
于是兩年的時間,西西去美國讀書,從來沒有出門旅游,從來沒有去逛過商場,沒有結(jié)交到一個“有錢人”,成績勉強過關(guān),沒有找到工作,待的時間最長的地方就是打工的餐廳,就是這樣一份毫無質(zhì)量可言的生活卻花費了西西父母大半輩子的積蓄。
其實,無論出國留學與否,無論當初選擇這條路的目的是什么,都應該提前把可能出現(xiàn)的狀況和風險考慮清楚,費錢費時,勞心費力,最后卻得不到自己原本想要的結(jié)果,這是很遺憾的,然而更可悲的是,自己脫離了自己生活的圈層,沒有背景沒能力卻仍然夢想融入一個和自己相差甚大的圈層,自己佯裝附和的樣子,并不漂亮。出國留學生活不同人的情況不一樣咯,但是我還算幸運的。
我是國內(nèi)讀了兩年大學然后由外教推薦到美國加州大學留學的,英語水平雖然不算很好但是基本溝通沒有問題。至于感受,由于有很多目標需要實現(xiàn)所以一直都覺得任重道遠,第一天就努力認真上課,決不能在課堂表現(xiàn)或者考試成績上面輸給其他國家的人給國人丟臉。
所以,建議的話,只要目標明確,其實到哪里我覺得都差不多,但是國外畢竟需要考慮到民族榮耀問題,所以希望你將來出國也好好努力,為國爭光。
(所以,如果一定需要什么心理準備的話,就準備好努力奮斗把~)出國留學生活安全需要注意什么
1. 人身安全:謹慎交友安全旅行
雖然“校園槍擊”發(fā)生的概率微乎其微,但是每個家長心中,都會有這樣的陰影。其實,這樣的擔心很沒有必要。家長勿需擔心“校園槍擊”事件,反而是身邊的一些非安全因素,更值得關(guān)注。
由于目前留學生中普遍存在的異國交往現(xiàn)象,到了留學國家后,孤獨的情緒在所難免,有交友的需求,但是在選擇過程中,留學生應該謹慎考察,避免上當受騙。不少留學生假期選擇出外探險或邀友旅行,在假期探險和旅行中,學生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提前做好詳細規(guī)劃,細心挑選出游同伴。另外,針對近期在國外頻頻發(fā)生的交通事故,學生應多了解國外的交通法規(guī),避免因自身原因造成交通意外。
2. 心理安全:克服浮躁放松心態(tài)
幾乎所有的留學生,在剛出國的一段時間內(nèi),都面臨著巨大的學習壓力大、語言聽不懂而導致的心理壓力使一些心理承受能力稍差的學生可能手足無措、焦慮不安,甚至無法繼續(xù)學業(yè)。
對于突如其來的壓力,不要想得過于嚴重。這是每個留學生都要面臨的問題,放松心態(tài),多與身邊的老師和同學探討交流,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水平,中國學生學習能力一直很優(yōu)秀,不用過度擔心。另外,家長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念叨學習成本高、家庭負擔重等,這樣反而會給孩子增加壓力。對于少數(shù)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孩子,最好能進行一些心理健康輔導和必要的獨立自主教育。
3. 學習安全:慎選名校適度打工
“學習安全”的概念,許多學生順利到達國外留學后,本該四年讀完的本科,五年還沒讀完;又或者因為各種原因被移民局遣送回國,不論對家庭經(jīng)濟,還是學生心理,都是沉重的打擊。究其原因,是學生在留學過程中,舍本逐末,忽略了留學的初衷,過多追求學習之外的東西,比較突出的表現(xiàn)為熱衷名校和打工。家長在為孩子做留學規(guī)劃時,最好能適當延長年限,留出充足的預算,以免在出現(xiàn)問題時措手不及。
幾乎所有的中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名校,這也是根植于中國家長內(nèi)心深處的“名校情結(jié)”,事實上,國外名校并不如想象的那樣容易進入,校方也需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才會發(fā)放錄取通知;另一方面,國外名校的教育方式和國內(nèi)也大不一樣,寬進嚴出,名校的課程也比一般院校更深,許多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跟不上進度,學得很吃力,甚至無法畢業(yè)的也大有人在。因此,家長要放棄名校情結(jié),根據(jù)孩子的興趣、能力以及家庭的經(jīng)濟條件,選擇合適的海外院校,避免急于求成、好高騖遠的心態(tài),耽誤孩子的打好前途。
出國留學的生活到底是怎樣的?真的像旁人眼里那樣光鮮嗎?一點也不,只有那種錢多的沒處花的人或者特別優(yōu)秀特別會交際的人的留學生涯才非常有趣,一般人過去天天報告天天作業(yè)都寫不完,要讀的東西太多了,而且很多中國人過去就是抱團,只跟中國人玩,融入不到外國人的圈子。其實世界上哪里都一樣的,優(yōu)秀的有錢有勢的都混的開,出國只是給你提供一個更大的平臺,更大的機遇,就是不知道你能不能自己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