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濤的一、研究方向


推選答案

汪道涵研究,品牌傳播與戰(zhàn)略管理,企業(yè)史寫作、人物口述史、大學史研究等。
二、學術交流
日本九州共立大學經(jīng)營學部留學(2001-2002年);
西班牙“未來中國領袖”訪問學者(2008年);
香港教育學院主辦的亞洲地區(qū)教育大學論壇(2009年);
美國夏威夷大學主辦的公共危機管理國際研討會(2010年);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高校管理培訓項目(2012年)
臺灣政治大學、高雄師范大學、東海大學參訪交流(2013年)
美國圣約翰大學參訪交流(2014年)
三、主要出版著作
1.《細節(jié)是天堂:策劃制勝方略》,學林出版社(2004年1月版);
2.《微利時代的創(chuàng)業(yè)法則》,臺灣時藝文化出版社(2004年9月版);
3.《籌資》,臺灣時藝文化出版社(2005年1月版);
4.《職場這點事》‚學林出版社(2008年1月版);

湯濤的一、研究方向

5,《品牌傳播新論》,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15年6月);
6.《仁商孫福林》,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16年);
7.《石佛》,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版);
8.《沿著長江看中國》‚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7年1月版);
9.《沿著長江看建筑》,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11月版);
10.《無限的思念:汪道涵紀念影像》(合作編撰),上海書畫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
11.《汪道涵文集》(合作編撰),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15年)
12.《語林觀止》(合著),學林出版社(2011年4月版)
13.《麗娃記憶:華東師大口述實錄》(主編)(2015年)
14,《王伯群與大夏大學》(主編)(2015年)
15.《光華文萃》(主編)(2015年)
16.《光華大學:90年90人》(主編)(2015年)
17.《大夏文萃》(主編)(2014年)
18.《大夏大學:90年90人》(主編)(2014年)
湯濤的一、研究方向

19.《公關技巧》 (參編) (1995年);
20.《公共關系教程》(參編)(2006年) ;
21.《大學生心理健康向?qū)А罚▍⒕帲?2007年) ;
22.《創(chuàng)業(yè)思想力》(參編)(2009)……等。
四、主持科研項目
1.《我國政府公共危機管理研究:以城市突發(fā)事件為例》,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項目(2007年);
2.《亞洲國家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上海文化發(fā)展基金會項目(2008年);
3.《汪道涵研究》,上海市現(xiàn)代管理研究中心資助項目(2009年);
4.《美國夏威夷大學公共危機管理國際研討會》‚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資助項目(2010年);
5.《上海促進旅游電子商務發(fā)展研究》,上海市旅游局咨詢課題(2012年)
五、主要發(fā)表論文/專欄
1.《企業(yè)要勇于搏擊市場經(jīng)濟大潮》,《黨政論壇》1998年第2期;
2.《論鄧小平的思維方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1998年;
湯濤的一、研究方向

3.《鄧小平的道德評價理論探討》,入選著作《光輝的歷程,科學的理論》,1999年;
4.《學習、創(chuàng)新及其關系淺論》,《思想理論教育》2001年第3期;
5.《日本家族企業(yè)的現(xiàn)狀及其發(fā)展困境》,《吉首大學學報》2002年第12期;
6.《便利店,像對待上帝一樣的虔誠》,《國際商業(yè)技術》2003年第4期;
7.《日本經(jīng)濟低迷的成因及對策》,《吉首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
8.《警惕群體性事件中的謠言危機》《社會科學》2009年10期;
9.《試論突發(fā)群體事件中的謠言危機管理》,《大江論壇》2011年第1期。
10.《“上海”兩個字值多少錢》,《公關世界》2000年第12期;
11.《細節(jié)是天堂》,《公關世界》2001年第2期;
12.《華東師大走出儒商群》,《公關世界》2006年第12期;
13.《日本大學改革為什么》,《中國貿(mào)易報》2002/10/27;
14.《平衡就是藝術:訪中國歐盟商會副會長戴伯松》(合作),《ALL大美術》2007年第4期;
16.《做商業(yè)就是做文化:訪資生堂中國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宮川勝》,《ALL.大美術》2007年第7期;
17.《特別是愛給特別的你》,《中國教育報》2007/8/17;
18.《企業(yè)營銷新思維:如何杜絕假冒偽劣商品》,《新聞報》1996/5/4;
19.《企業(yè)營銷新思維:企業(yè)法人的行為不能被個人所代替》《新聞報》1996/5/11;
20.《企業(yè)營銷新思維:給生產(chǎn)者一個公平的舞臺》,《新聞報》1996/5/20
21《內(nèi)聯(lián)外引: “青春寶”青春永駐》,《新聞報》1997/1/20
22.《青梅酒為什么花香墻外?》,《新聞報》1997/5/21;
23.《上?!肮饷鳌敝胤女惒省罚缎侣剤蟆?997/9/4;
24.《蛇精格非》,《新民晚報》1995/4/3;
25.《尋求思政與公共關系的互補》,《公關信使報》1995/10/11;
26.《讀書·創(chuàng)作·藝術觀:曹正文訪談》,《公關信使報》1995/10/18;
27.《留日學生宿舍的故事》,《21世紀》2002年第9期;
28.《京都的鄉(xiāng)愁》,《21世紀環(huán)球報道》2003年3月3日;
29.《火災的電視報道》,《南風窗》2002年第11期;
30.《在日本遭遇的提問》,《東方》2003年第6期;
31.《日本暴走族令人心悸》,《外灘畫報》2003/5/15
32.《日本農(nóng)民的十一級跳》,《看世界》2003年第10期;
33.《在日本目睹一場火災的報道》,《海上文壇》2003年第2期;
34.《櫻花樹下的漫畫王國》,《海上文壇》2003年第5期;
35.《日本大學繁榮之道》,《上海教育》2004年第8期;
36.《那首有點傷感的歌》,《新民周刊》2005年第16期;
37.《漫畫浸泡下的思維》,《新民周刊》2005年第22期;
38.《京都,日本的心靈風物詩》,《解放日報》2004/1/2;
39.《他們的精氣神從哪里來》(合作),《光明日報》2006/11/24;
40.《強化基礎,注重個性》,《光明日報》2006/11/29;
41.《好窯出好瓷,好模出好坯》,(合作)《科技日報》2006/11/24;
42.《地學專業(yè)設置應找準市場定位》,(合作)《中國國土資源報》2007/04/16;
43.《日本畢業(yè)生如何求職》,《文匯報》2008/3/13;
44.《向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學邁進》,《文匯報》2008/4/9;
45.《美國小學生的“沉重”生活》,《文匯報》2010/11/26
46.《上海老品牌的“中國夢》,《新民周刊》2013年3月
47.《被遮蔽的王伯群》,《中華讀書報》2015年2月3日……等上百篇。
  
六、主要媒體報道
人民網(wǎng) 、新華社、中新社 、光明日報 、《中國青年報》 、上海電視臺 、《解放日報 》 、《文匯報》 、《新民晚報》、江西人民廣播電臺、上海教育電視臺、《生活周刊》 、《青年報 》 、《勞動報》、《新聞晨報》、《新聞晚報》、《東方教育時報》、《中國貿(mào)易報》 、《貴陽日報》等媒體80余次進行采訪報道。

網(wǎng)上報名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分數(shù):
  • 電話: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644062549@qq.com刪除

轉(zhuǎn)載注明出處:http://www.tengyi6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