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選答案呼呼,翻譯的好累,原地址在這里,感興趣的話可以一觀,以下是我自己的拙作:
亞歷山大Lubyantsev是一個鋼琴家,獨特的音樂詮釋方法和非凡的技術(shù)為他贏得了2007年俄羅斯莫斯科第十三世柴可夫斯基國際大賽季軍。他的名聲為第十四屆柴可夫斯基國際大賽帶來新聞:他的提前退出帶來了粉絲們的抗議。組織者不得不平息這些前所未有的示威與媒體會議。他的聲望為他贏得多數(shù)選票,他本人被授予“特別評論家獎”。
1986年出生于圣彼得堡,父親是唱詩班/手風(fēng)琴師指揮,母親是鋼琴家,他五歲開始彈鋼琴時,驚人的音樂天賦就廣受好評,他獲得了許多國際獎項的大獎賽:All-Baltic年輕鋼琴家的競爭同日而語(愛沙尼亞,2001),第一屆國際年輕鋼琴家的競爭獎(圣彼得堡,2002),第五屆悉尼國際鋼琴大賽獎(澳大利亞,2004),還有Ruza俄羅斯音樂比賽,(俄羅斯,2007)的第一獎。

他被認為是他這個時代最偉大的人才。Lubyantsev吸引了眾多觀眾,不僅在俄羅斯還有日本、巴西、挪威、愛沙尼亞、芬蘭和捷克共和國,他參加了Ohrid Summer Festival夏季節(jié)日(馬其頓,2007)、Dinard國際音樂節(jié)(法國,2008)和首爾的國際友好音樂會(韓國,2010)。他作為一個獨奏者表演,有著眾多大師指揮比如Christoph Poppen、Maxim Fedotov、Janos Furst, Sergei Roldugin,、Vladimir Stachinsky,、Vladimir Spivakov和Gianandrea Noseda。
2011年12月,Lubyantsev作為一名特色藝術(shù)家,應(yīng)馬林斯基劇院之邀參加第二屆國際鋼琴節(jié),同行的其他著名鋼琴家如Olli Mustonen、 Barry Douglas、 Nelson Freire和Daniil Trifonov。他和馬林斯基劇院的弦樂器合奏團演奏了莫扎特的《鋼琴協(xié)奏曲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