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給各位分享公務員考試導向趨勢的一些知識,其中也會對公務員考試有哪些趨勢進行解釋,文章篇幅可能偏長,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xiàn)在就馬上開始吧!

本文目錄

4月份公務員考試和12月份公務員考試的區(qū)別!
4月份的公務員考試簡稱省考,12月份的公務員考試簡稱國考。兩者區(qū)別如下:

一、組織單位不同
首先要明確“國考”、“省考”的基本概念。國、省考的概念差別,是由考試組織單位和考錄機關的層級、地域范圍決定的。國考,全稱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招錄公務員考試,由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公務員局組織,為中央、國家機關及其直屬機構招錄公務員,面向全國舉行;省考,以各省為單位,由省委組織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以及省公務員局組織的公務員招錄考試,為省、市、縣、鄉(xiāng)四級機關招錄公務員,在本省范圍內舉行。
二、考錄機關不同
按考錄機關層級和隸屬關系,公務員考錄職位分為中央和地方兩大序列,中央序列職位的考試即通稱的“國考”,地方序列職位的考試即通稱的“省考”。按機構性質和職能,中央和地方兩大公務員考錄序列又分為多個類別和系統(tǒng):國考即中央公務員考錄序列,分為中央黨群機關、中央國家行政機關、中央國家行政機關直屬機構和派出機構、國務院系統(tǒng)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yè)單位四個系統(tǒng)。省考即各省公務員考錄序列,機構和職位分類實際與中央四大系統(tǒng)有對應關系,也分為黨群機關、行政機關、行政機關直屬機構和派出機構、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yè)單位四個系統(tǒng);在層級上,按照我國行政區(qū)域劃分,各機構及其考錄職位分為省、市、縣、鄉(xiāng)四個層級。其中,部分省級行政機關直屬和派出機構,即省政府各部門(廳局)直接管理、派駐各市以下地區(qū)履行職能的機構,如工商局、質監(jiān)局、食藥監(jiān)局、地稅局,在管理關系上又稱為省政府系統(tǒng)垂直管理部門,其人事、經費、業(yè)務活動接受省直主管部門和市地級以下黨委、政府的雙重管理。
三、招考對象范圍不同
公務員招錄考試的招考對象為符合基本法定條件和各職位特定條件的我國公民,但國考和省考的具體招考對象并不相同。其中,國考招考具有地域的全國性、范圍的廣泛性和條件的開放性,全國各省區(qū)居民均可報考,無戶籍限制;省考的招考范圍則沒有那么五湖四海,部分省區(qū)、部分職位有戶籍限制。
四、考試科目相同但細節(jié)有所不同
1、筆試:包括公共科目和專業(yè)科目兩部分。公共科目為《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行測為統(tǒng)一一套試題,而申論分為省級以上和副省及以下兩類試卷,部分職位加試專業(yè)科目。(例如:證監(jiān)會、銀監(jiān)會、保監(jiān)會以及外交部等需要加試)。省考和國考類似,但有些省份會根據自己的本省的情況略有改變。如江蘇省考會將公共基礎從行測中分離出來,單獨列為一門公共基礎考試,即江蘇省考考行測、申論和公共基礎三門,上海等地的部分職位考試還需加試農村基礎知識和社區(qū)基礎知識等;再如山東省考行測也是考同一套試卷,但申論根據考察對象不同分為ABC三類。
2、面試:國考和省考基本采用結構化面試,部分省份和國考職位采用無領導形式。
3、公共科目命題區(qū)別
1)題型基本相同。一般都會有這樣的說法,叫做國考是省考的風向標。大部分省市命題及考試大綱均采用國考的形式。
2)命題模式不同。國考一般有自己的命題組,由命題專家統(tǒng)一命題;省考試題分為獨立命題和統(tǒng)一命題,獨立命題的省份有自己的命題程序,統(tǒng)一時間考試的省份則有國家命題組和各省命題組的共同參與。
3)題量不同。國考行測近兩年都是135道題,答題時間為120分鐘,省考會有所不同,有些地方考試為90分鐘100題,有些地方與國考一致。申論考試一般材料數量各不相同,多數省份維持在一個穩(wěn)定的變化區(qū)間,如江蘇、陜西、多省省考歷年均比較穩(wěn)定,江蘇在7-10則,陜西在6-11則,多省省考亦在6-11則的變化區(qū)間,而個別省份如北京、深圳等材料則數變化幅度較大,如北京在5-16則,深圳在2-16則。申論測查方向基本參照國考,作文分值有些省份不同于國考,國考作文分值一般是35到40分,例如安徽省考作文是50分。具體情況考生還是要關注報考地的考試大綱。
五、考試時間不同
國考報名時間固定在每年10月中下旬,考試時間則固定在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日或12月的第一個星期日。
省考考試時間差異較大,部分省份省考集中在每年的3至5月份、9月份(4月份、9月份會各有一次多省份同天考試),部分省份如河南省考會在下半年舉行,但時間比較分散,少數省份例如:四川、重慶一年內還有春、秋季兩次考試。也有一些省(市、區(qū))不是每年舉行公務員考試,比如內蒙古2013年就沒有舉行公務員考試。除了省考,一些地市還會單獨舉行公務員考試,例如深圳、廣州就同廣東省考分開。
六、考題難度有差別
命題的難易程度不一樣,國考相對省考難度更大一些,首先表現(xiàn)在題量方面,大多省考行測試卷120道題目,而國考會有135道題目。申論方面國考試卷分副省級和地市級兩種,對于考生的答題要求也是不一樣的,相對字數要求也會更高。
七、錄用待遇有差距
中央和地方各級機關公務員按照同一法律、同一制度管理,錄用后受到同一薪酬體系的規(guī)范,但具體工資標準并未完全統(tǒng)一,晉升空間和成長鍛煉的機會也存在差異。
從工資待遇上看,各行業(yè)系統(tǒng)之間、各層級之間視掌握財力資源多少、財經紀律約束力強弱的不同,呈現(xiàn)出顯著的地域差距、行業(yè)差距和層級差距。東部沿海和一線城市的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區(qū),財稅、金融、證券監(jiān)管部門的工資福利水平高于其他部門,基層財經紀律執(zhí)行寬松的地區(qū)機關獎金數額高于市地級以上機關。
從晉升空間和崗位交流的機會上看,垂直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職位專業(yè)性強、內部管理較封閉,晉升渠道和交流平臺較單一,呈系統(tǒng)內循環(huán)的趨勢。如國家稅務局系統(tǒng)、海關、邊檢系統(tǒng)的人員大多只能在本系統(tǒng)內晉升、異地調動,從江蘇國稅局調到大連國稅局,不能從大連國稅局調到大連市政府,跨部門、跨系統(tǒng)橫向調動、交流與升遷的機會少之又少;而各級綜合管理類、行政執(zhí)法類工作人員,其職位和工作內容具有公共性質,管理的開放性較強,人員流動性管理較寬松,在中央鼓勵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和后備人才跨地區(qū)、跨行業(yè)交流任職的政策導向下,普通行業(yè)系統(tǒng)的公務員有更多的橫向流動、調出原部門的機會。由于部門多、平臺廣,其縱向晉升空間也遠大于單一系通的垂直管理部門公務員。
公務員考試行測是考哪些內容
公務員行測考試內容為: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資料分析五大專項。行政職業(yè)能力測試是對于報考者的潛能測試,因此試題考查不僅側重在對知識的應知應會方面,同時也測查報考者的分析判斷能力、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
公務員省考國考資源匯總百度云網盤資源下載
鏈接:https://pan.baidu.com/s/1COC6buFrlsbvgfkE0EnQ0w?pwd=2D72提取碼:2D72
資源包含:省考和國考公務員的各類學習資料,多種網課機構學習資源,歷屆真題、靠前沖刺行政能力測試、資料分析、公共基礎、綜合寫作、常識、理論知識、判斷推理、數量關系、言語理解、申論、時政、真題資料、面試等等國/省公務員考試學習資料匯總。
公務員考試有哪些趨勢
公務員就業(yè)趨勢主要取決于政府的財政狀況、政策導向、社會經濟發(fā)展和政府機構改革等因素。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政府機構改革的深入推進,公務員招錄制度也在不斷改革,公務員招錄方式、考試內容和面試方式也在不斷調整和優(yōu)化。以下是目前公務員就業(yè)趨勢的幾點:
基層崗位需求量大。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速,基層政府的職能日益增強,基層公務員需求量也在逐漸增加。競爭激烈。由于公務員招錄的穩(wěn)定性和福利待遇較好,使得競爭非常激烈,考試難度也在逐漸加大。
政府機構改革。政府機構改革對公務員的影響很大,有些部門的崗位可能會被合并或者撤銷,因此在選擇報考崗位時,需要注意政策導向和就業(yè)前景。
多元化招錄方式。隨著信息化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公務員招錄將采用網絡報名和在線考試等方式,為廣大應聘者提供更加便捷和公平的招錄環(huán)境。
總的來說,公務員就業(yè)趨勢仍然向好,但也需要考生在選擇報考崗位時,結合自身專業(yè)背景、興趣愛好和職業(yè)規(guī)劃等因素進行合理的選擇。
國家公務員考試歷年行測考試有什么特點
您好~連云港中公教育為您解答~
一、行測五大部分呈現(xiàn)出以下顯著特點:
(一)常識判斷
1.總題量在20-25道,內容龐雜,包括科技常識、人文常識、政治常識、國情社情、法律常識、經濟常識等。
2.強調考生的綜合管理基本素質。綜合管理基本素質,就是指對政治、經濟、法律等綜合管理常識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強調這方面的考查,對考生能力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要求。
(二)言語理解與表達
1.總題量穩(wěn)定在40道,邏輯填空與閱讀理解占比達到90%。
2.邏輯填空主要是對實詞與成語的考查,其中對成語的考查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從考查形式上看,一空、兩空、三空都有,兩空為主要考查形式,而它又以實詞+實詞、實詞+成語的組合形式為主。從考查難度看,兩空題的難度相對較大,對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
3.閱讀理解以主旨觀點型題目為主,主旨觀點型題目的難度相對較大。
4.語句表達固定下來成為近年來必考題型。考查形式從單考語句排序,到側重于語句排序,再到語句排序與語句填充兩者并重。這表明語句表達命題經過不斷調整漸趨穩(wěn)定。
(三)數量關系
1.數量關系近兩年出現(xiàn)了兩個變化,一個是總題量減少,穩(wěn)定在了15道,一個是數字推理題目退出國家公務員考試舞臺。
2.數學運算部分核心知識部分的考查比重逐年增高,其中比例、不定方程、幾何問題等都是主要考查部分。工程問題、行程問題、利潤問題、排列組合等雖然題量不多,但每年都會出現(xiàn),屬于必考內容。極值問題、推理問題屬于難度較大的題目,不僅要求考生懂得計算,還要了解其原理,能夠獨立思考、分析其解題要點。
3.數量關系部分在整張試卷中屬于難度較大的部分,數量關系部分簡單題和中等題所占比重達到80%,說明除少數試題較難外,多數試題的考點都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是數學運算部分的基礎所在,普通考生都可以將其牢牢地掌握在手中。
(四)判斷推理
1.總題量在35-40道,穩(wěn)定考查圖形推理、邏輯判斷、類比推理、定義判斷四種題型。
2.圖形推理部分自2011年出現(xiàn)了圖形分類這一新題型,整體難度上升,需要認真觀察圖形,辨別圖形異同,熟練掌握??家?guī)律。
3.邏輯判斷部分以論證推理為主,同時考查智力推理和命題推理。論證推理以考查削弱型為主;智力推理雖不需要專業(yè)的邏輯知識,但需要較強的思維能力,同時要靈活應用相關解題方法;命題推理近兩年都只出現(xiàn)了1-2道,復言命題是考查的重點,需要掌握好邏輯基礎知識。
4.類比推理包含兩詞型、三詞型和對當型三種題型的考查,近兩年題目所涉及的詞項間關系越來越模糊和不明顯,整體難度相應提升。
5.定義判斷題目涉及心理、經濟、社會、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定義,中公教育專家發(fā)現(xiàn),其近兩年整體難度基本穩(wěn)定。
(五)資料分析
1.總題量在20道左右,包括4則資料,每則資料包括5個小題。包括文字資料、表格資料、綜合資料等,資料內容多與宏觀經濟相關;資料信息量較大,需要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才能快速定位數據。
2.以計算題為主、注重考查計算技巧,近兩年的考試中,計算題占比均不低于50%,更加注重對計算技巧的考查。大部分題目均可采用首數法、乘除法轉化法、范圍限定法、取整法、分子分母比較法等計算技巧快速求出正確答案。
二、通過對歷年真題的分析,中公教育專家認為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2015年的命題趨勢如下:
(一)題型題量組合變化,基礎題型穩(wěn)定不變
由2009—2014年度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基本情況分析表我們可知,近年來國家公務員考試總題量穩(wěn)定在135道,各版塊內部的題型題量不斷組合變化。試題結合公務員工作實際,突出命題的能力導向,根據考試目的、報考群體情況,在題型、數量、難度等方面進行組合?;A題型均為邏輯填空、閱讀理解、語句表達、數學運算、類比推理、定義判斷、邏輯判斷、圖形推理、常識判斷、資料分析等。
(二)考點方法創(chuàng)新變化
一個完善的機制,必須要有創(chuàng)新。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保證機制發(fā)展的活力。否則,就有可能陷入僵化的泥潭,裹步不前。隨著考試的不斷發(fā)展,考試的能力要求不斷提升,由此推動著考試內容的創(chuàng)新變化,表現(xiàn)在具體的考題上,就是考點的不斷翻新,解題方法的不斷優(yōu)化。如2011年圖形推理出現(xiàn)的“圖形分類”、2012年常識判斷出現(xiàn)的“圖形”題等。在2015年考試中,也有可能出現(xiàn)考點翻新題,中公教育專家建議考生在備考時要重視根據大綱培養(yǎng)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查缺補漏,看到新題型時不必驚慌,靜下心來,回憶備考時練習的各種題型,仔細找尋做題線索,此時便會發(fā)現(xiàn),新題也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
(三)知識范圍擴展變化,考查重點穩(wěn)定不變
行測考試是能力考試,但能力的提升必然以知識的儲備為基礎。從真題分析來看,行測試卷所涉及的知識范圍是擴展變化的,無論是言語理解部分的取材范圍,還是數學運算所涉及的數學知識,都有明顯的擴展。最引人注目的變化還是在常識判斷,從側重于法律演變到側重國情社情、綜合管理素質。中公教育專家提醒考生在備考過程中,一定要加強知識儲備,以更高的視覺來看待整個考試。
法制日報:國家公務員考試為何如此“青睞”法律
11月2日是200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網上報名的最后一天了,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的小劉還沒想好該報哪個職位。
小劉如此猶豫并非是無從選擇,而是因為選擇太多。
小劉學的專業(yè)是刑法。他告訴記者:“200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大綱發(fā)布后,我和我們班的同學都很高興,今年可供我們刑法專業(yè)學生報考的職位很多,從10月23日報名第一天開始我就琢磨報哪個職位更好,結果挑花了眼,到現(xiàn)在都沒想好該報哪個。”
北京大學法學院民事訴訟法專業(yè)研究生小田則在報名第一天就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人民法院。“這次人民法院招這么多人,我感覺很興奮,法律專業(yè)的學生還是比較吃香的?!毙√锔嬖V記者。
記者注意到,法學(法律)類專業(yè)已經成為今年招考職位所設的職位數量和招考人數最多的熱門專業(yè),可供法學(法律)類專業(yè)人士選擇的職位數多達1134個,招考人數2578人。
除人民法院招錄160人、人民檢察院招錄20人、公安部招錄29人、司法部招錄10人外,其他各機構對法律專業(yè)人才的需求也非常大,招考法律專業(yè)人才的領域十分廣泛。其中,中央國家行政機關直屬機構和派出機構招考法律類專業(yè)人士所占比重,共有683個職位可供法律專業(yè)人士選擇。
“這是一個很好的現(xiàn)象,這說明中國法治建設進入了一個高速發(fā)展時期,依法治國、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理念深入人心?!敝袊ù髮W法學院教授王成棟說,以前,法律專業(yè)的畢業(yè)生就業(yè)一般就是去公檢法司等政法機關,現(xiàn)在不僅政法機關通過招收法律人才來加強政法隊伍建設,立法機關、行政機關也開始廣泛招錄法律人才。
王成棟認為,國家機關對法律專業(yè)需求高有三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我們國家的法治建設正在由機械法治、形式法治向實質法治轉變,法律逐漸變得精細化、專業(yè)化,以往依靠簡單的法律知識和技巧就能從事的工作,現(xiàn)在需要更精深、專業(yè)的法律知識。其次,隨著我國法治建設的發(fā)展,尤其是加入WTO后,國際、國內對國家公權力機關的要求更高,國家行政機關越來越強調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需要補充大批法律專業(yè)人才,為政府決策、施政提供法律支持。另外,現(xiàn)在各個社會領域都需要由法律來調整,人民群眾對他們自身權益的追求與維護也對國家公權力機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依法行政理念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就需要大量的從事公務員崗位的人具備法律基礎,在行政過程中知道相關法律是怎么規(guī)定的,該怎樣去執(zhí)法。因此,在近年的公務員考試中,法律專業(yè)人才愈加受到青睞?!敝袊嗣翊髮W法學院教授林嘉說。
“國家公務員考試對法律專業(yè)人才需求數量最多,直接體現(xiàn)了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要求?!敝醒胴斀洿髮W法學院院長郭鋒認為,隨著我國行政管理體制、司法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國家行政機關、司法機關會需要更多法律人才。比如人民法院今年招錄達160人,這就是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強化審判職能的需要。
“這也說明我國的法治環(huán)境越來越好?!惫h說,十七大明確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戰(zhàn)略目標,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逐漸為廣大社會公眾所知悉。經過社會各個方面多年的努力,法治觀念已經成為全社會的主流思想,創(chuàng)建良好的法治環(huán)境已經成為全國人民的共識。良好的法治環(huán)境在客觀上促進了法治需求的增強。
“國家機關大量招錄法律人才這種現(xiàn)象的意義不容小視,這必將加速我國依法治國、法治建設的進程,對全民族法律意識、法律水平提高會有推動作用,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大福音。”王成棟說。
林嘉欣喜地告訴記者,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推進,需要大批優(yōu)秀法律人才,培養(yǎng)和造就一大批法律人才是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關鍵,這恰恰也表明了我國法學教育的前途是光明的。
法律知識考查力度逐年加大有著深刻背景
夜幕已經降臨,北京林業(yè)大學第二教學樓208室燈火通明,擠滿了前來聽取“200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大綱解讀”講座的人。
“今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的常識判斷部分仍像去年一樣,只考查法律常識?!惫珓諉T考試輔導專家李永新話音剛落,原本安靜的教室一下子騷動起來。
據介紹,早在200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大綱中對常識判斷部分的要求就改成了:“主要測查應試者的法律知識運用能力,涉及憲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刑法、訴訟法等?!倍谝酝?,大綱對此的表述是:“常識判斷部分涵蓋法律、政治、經濟、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p>
2008年大綱中的常識部分仍然延續(xù)了2007年的要求?!半m然大綱中沒有明確地說常識部分不考查法律知識以外的其他內容,但事實就是如此。去年沒考,今年應該也不會再考?!崩钣佬聦τ浾哒f。
近幾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中法律部分資料顯示,2003、2004年法律部分的比重相對而言還不是很高,但2005年便有了量上的大變化,無論一類還是二類在比重上都首次突破了50%,而在2006年的二類試卷中,法律常識在整個常識判斷中達到了五分之四,直到2007年常識部分全部都是考查法律知識。“由此可見,近年來國家對考生法律知識的考察力度明顯加大?!睂<曳治稣f。
“實際上,我們國家一直都很注重考查報考國家公務員考生的法律知識?!惫珓諉T考試輔導專家張永生今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法治社會首先要達到的就是政府守法,而政府行為最終是靠公務員來體現(xiàn)的,只有在公務員具備了良好的法律素養(yǎng)的情況下,才能夠做到政府守法,從而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打下良好的基礎?!?/p>
北京林業(yè)大學國際貿易專業(yè)學生曹亞軍告訴記者,他對于在公務員考試中增加法律知識的比重絲毫不感到意外?!斑@說明法律在我國的地位越來越高,就像我自己雖然不是法律專業(yè),但除了必修的國際貿易法之外,我還輔修了法學,在未來的中國社會中需要法律知識的地方越來越多了,多學點這方面的知識沒有壞處。”
“現(xiàn)在是法治社會,每個人都要依法辦事,這是社會的大趨勢。公務員作為國家的公職人員,具備一定的法律常識是最起碼的要求,從這點看,在國家公務員考試中加大法律知識的比重還是很有道理的?!北本┝謽I(yè)大學學生鄭晶說。
張永生認為,2007年法律知識全部覆蓋了試題的常識部分并不是偶然現(xiàn)象,它除了體現(xiàn)出依法治國的大政方針外,也在試題設計上更為科學,將考察范圍縮小到法律知識,能使考生的復習方向更為明確和具體,另外這些具體的法律知識對于公務員的實際工作來說也更有實際意義。
采訪中,很多非法學專業(yè)的報考者表示,他們對法律常識的考查加重“有點憷”。
專家解釋說,雖然公務員考試涉及的法律很多,但并非是專業(yè)性考試。因為公務員考試是能力考試,側重法律的運用考核,考查的是運用法律條款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記者劉宏)
據了解,不僅是國家公務員考試,一些省市公務員考試也逐漸加大了對法律知識的考查力度。去年浙江省的公務員考試常識部分的25道題中有20道是法律常識;山東省和黑龍江省等的公務員考試試題中的法律知識比重也都呈現(xiàn)出增多的趨勢。
江西省在去年公務員錄用考試中,為增加法律知識在行政職業(yè)能力考試中所占比重,作出將公務員考試中法律知識比重由原來的15%提高到20%的決定。
江西省人事廳公務員處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項規(guī)定是在國務院要求提高各級行政機關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加快推進建設法治政府步伐的政策背景下制定的。加大對考生法律知識的考查力度對提高公務員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的能力大有好處?!?劉宏整理)
推動依法行政之呼喚建設法治政府之需求
自從“依法治國”被確定為我國的治國方略以來,“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核心”已成為共識。依法行政不僅要有健全的公務員制度,更要有高素質的公務員。而法律意識是公務員的基本素質。因為公務員代表政府的形象,其法律意識水平直接影響人民群眾對法律的信仰和對政府的信任。
今天的報考者,或許就是明天的執(zhí)法者。國家公務員考試“青睞”法律,對于準備跨入公務員行列的人來說,無疑起了良好的導向作用。
自從2004年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推出后,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的步伐明顯加速。目前,我國法治政府的框架變得更加清晰。
200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的實施,更是標志著公務員管理進入了法制化的新階段。
據有關部門統(tǒng)計,我國90%以上的法律法規(guī)屬于行政法規(guī),都要由政府機關各個部門的公務員來執(zhí)行,這就要求公務員自身要具有很強的法律意識,有豐富的法律知識,能夠嚴格按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和要求來規(guī)范和管理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各種事務。
但從現(xiàn)實中不難發(fā)現(xiàn),一些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依法辦事的意識、能力和水平還有待提高,公務員依法行政的觀念和依法行政能力仍然是影響政府機關依法行政水平的因素。
公務員的整體素質高低直接取決于公務員的引進渠道,因此,國家公務員考試“青睞”法律,對于推動公務員隊伍素質的改善,有著重要意義。(天籟)
關于公務員考試導向趨勢和公務員考試有哪些趨勢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