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wù)員考試哲學(xué)名言警句(2013年下半年公務(wù)員考試一些國內(nèi)外的名言警句,越多越好)


大家好,關(guān)于公務(wù)員考試哲學(xué)名言警句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關(guān)于2013年下半年公務(wù)員考試一些國內(nèi)外的名言警句,越多越好的知識,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公務(wù)員考試哲學(xué)名言警句(2013年下半年公務(wù)員考試一些國內(nèi)外的名言警句,越多越好)

本文目錄

公務(wù)員考試哲學(xué)名言警句(2013年下半年公務(wù)員考試一些國內(nèi)外的名言警句,越多越好)

  1. 競選時的勵志名言警句
  2. 2018國家公務(wù)員考試申論文章寫怎么用名言警句
  3. 西游記名言警句100條
  4. 2013年下半年公務(wù)員考試一些國內(nèi)外的名言警句,越多越好
  5. 公務(wù)員考試名言警句哪些使用頻率高

競選時的勵志名言警句

1、一種理想就是一種力量!——羅曼·羅蘭

公務(wù)員考試哲學(xué)名言警句(2013年下半年公務(wù)員考試一些國內(nèi)外的名言警句,越多越好)

2、志向和熱愛是偉大行為的雙翼?!璧?/p>

3、茍利國家,不求富貴?!抖Y記》

4、從來治國者,寧不忘漁樵?!x榛(明代詩人)

5、不是地位使人增光,而是人使地位生色?!K聯(lián)諺語

6、看不上自己地位的人肯定也配不上這種地位?!V語

7、烈火試真金,逆境試強者。——塞內(nèi)加(古羅馬哲學(xué)家)

8、失敗是堅忍的最后考驗?!滤果?/p>

9、世人缺乏的是毅力,而不是氣力?!旯?/p>

10、天才在于積累,聰明在于勤奮?!A羅庚

11、無論在什么時候,永遠(yuǎn)不要以為自己已經(jīng)知道了一切?!透β宸?/p>

12、與其隱己之短,不如隱己之長?!M爾巴哈

13、最有學(xué)問和最有見識的人總是很謹(jǐn)慎的?!R梭

14、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抉R光

15、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點。——古巴諺語

16、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墩撜Z》

17、少年易老學(xué)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朱熹《勸學(xué)》

18、君子曰:學(xué)不可以已?!髯?/p>

1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f子

20、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佌媲?/p>

21、敬教勸學(xué),建國之大本;興賢育才,為政之先務(wù)?!鳌ぶ熘ぁ吨焖此衽d》

22、立身以立學(xué)為先,立學(xué)以讀書為本?!獨W陽修

23、知識是引導(dǎo)人生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燈燭?!畲筢?/p>

24、知識有如人體血液一樣的寶貴。人缺少了血液,身體就要衰弱,人缺少了知識,頭腦就要枯竭?!呤科?/p>

25、陽光照亮世界,知識照亮人生?!裰V

26、知識是珍貴寶石的結(jié)晶,文化是寶石放出的光澤?!└隊柟珓?wù)員考試面試備考:名言警句之齊家篇

1、浪費別人的時間等于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等于慢性自殺?!斞?/p>

2、如果有什么需要明天做的事,最好現(xiàn)在就開始?!惶m克林

3、倉廩足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豆茏印?/p>

4、譽之不喜,毀之不怒?!抉R光

5、管理者的最基本功能是發(fā)展與維系一個暢通的溝通管道?!图{德(美國管理學(xué)家)

6、君子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后己?!抖Y記》

7、尊重別人,才能讓人尊敬?!芽?/p>

8、沒有感恩就沒有真正的美德?!R梭

9、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对娊?jīng)》

10、慈母愛子,非為報也?!獎?/p>

11、獨學(xué)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鬃?/p>

12、友誼永遠(yuǎn)是美德的輔佐,不是罪惡的助手?!魅_

13、加是世界上唯一隱藏人類缺點與失敗的地方,它同時隱藏著甜蜜的愛。

——蕭伯納

14、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对鰪V賢文》

15、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队巫右鳌?/p>

16、安得廣廈千萬間,大辟天下寒士盡歡顏。——唐•杜甫

17、別人的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英國

18、對于亞當(dāng)而言,天堂是他的家;然而對于亞當(dāng)?shù)暮笠岫?,家是他們的天堂?!鼱柼?/p>

19、家庭是父親的王國,母親的世界,兒童的樂園。——愛默生

20、家庭是文明的核心?!盘m特仁慈始于家庭,但不應(yīng)當(dāng)止于家庭。——福萊

21、祈求三樣事物吧:一個好妻子,一個好胃口,一個好夢。——猶太格言

22、管理一個家庭的麻煩,并不少于治理一個國家。——蒙泰格尼

23、勤勞的家庭,饑餓過其門而不入?!惶m克林

24、你只要有一件事對你所愛的人保守秘密,你不久就會無所顧忌地把什么事物都對他保守秘密?!R梭

25、所有幸福的家庭都十分相似;而每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自的不幸?!蟹?#8226;托爾斯泰

2018國家公務(wù)員考試申論文章寫怎么用名言警句

一、名言警句法的作用

在申論議論文或綜合文體中,為了使語言更有說服力、權(quán)威性,增強文采美、文化含量,考生引用名人名言往往作為理論論據(jù)來論證自己的觀點,以論點為統(tǒng)帥,始終為論點服務(wù)。一般來說,文章開頭引用名人名言可以達(dá)到提綱挈領(lǐng)、總領(lǐng)全篇、引人入勝,為整篇文章奠定基調(diào)、畫龍點睛等作用。文中引用名人名言可以使論據(jù)確鑿充分,說明問題、闡明觀點時增強說服力,具有突出中心、富有啟發(fā)性、使語言精煉、含蓄典雅等作用。

二、名言警句法的實例

案例一:圍繞“社會信用體系建設(shè)”為主題的議論文。

《左傳》云:“信,國之寶也”.其指出誠信是治國的根本法寶。那么人無信不立,國無信不富不強,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之一,無論在過去或是現(xiàn)在亦或是未來,誠信對于建設(shè)人類社會文明都是極為重要的。然而近年來相繼發(fā)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溝油”、“彩色饅頭”等事件,這些惡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誠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經(jīng)到了何等嚴(yán)重的程度。因此,加快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shè)已成為各級政府日益關(guān)心的課題。

案例二:圍繞“城市攤販管理”為主題的議論文。

馬路攤點一直是城市管理工作的一個重點和難點,每次治理的結(jié)果都是“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路邊擺攤的小商販,他們以低廉的成本、微薄的利潤經(jīng)營,不但解決了自身生存的問題,而且滿足著城市中低收入者的生活需求。但是,一些馬路攤點的存在,也確實給城市市容市貌以及百姓的生活環(huán)境帶來了不利的影響。過去,我們對城市攤販管理,大都采取沒收、罰款甚至取締的政策,但是這些政策的實施,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城市攤販問題,反而加劇了城市執(zhí)法人員和馬路攤販之間的矛盾對立,成為影響社會穩(wěn)定的不和諧音符。

案例三:圍繞“社會保障體系建設(shè)”為主題的議論文。

“悠悠萬事,民生為重;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民生問題,是關(guān)乎個人、國家和社會的大問題,而社會保障則是這個大問題中的關(guān)鍵一環(huán)。社會保障是民生之基、民生之依,直接關(guān)系到人民群眾的切實利益,是百姓生存、發(fā)展的重要保證,影響著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的大局。

案例四:圍繞“讀書文化”為主題的議論文。

偉人高爾基曾經(jīng)說過:“書籍是人類進(jìn)步的階梯?!遍喿x能使一個人不斷思考,不斷進(jìn)步;閱讀能使一個民族不斷前進(jìn),不斷發(fā)展;閱讀能使一個國家更加強大,更加富有魅力。因此,我們必須多讀書、讀好書,通過閱讀來拓展視野,提升國民素質(zhì),促進(jìn)中華民族繁榮昌盛。

案例五:圍繞“節(jié)約水資源”為主題的議論文。

“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沒有了水,奔騰不息的長江黃河將會斷流,那些星羅棋布的湖泊將會干涸;如果沒有了水,我們?nèi)祟悓饾u走向滅絕;如果沒有了水,我們這個美麗的世界也不會存在。雖然地球上的水資源正一天天的短缺,但浪費水的現(xiàn)象依然嚴(yán)重。因此,節(jié)約水資源,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刻不容緩、意義深遠(yuǎn)。

不難看出,名言警句法在開頭的應(yīng)用,足以令人眼前一亮,產(chǎn)生深刻的印象,更會讓自己的文章升華文采,裝點深度,博得高分。

西游記名言警句100條

下面分享一部分的西游記名言警句:

1、“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西游記》:第62回:“陛下,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若愛豐姿者,如何捉得妖賊也?"

2、“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西游記》第50回:“道高一尺魔高丈,性亂情昏錯認(rèn)家??珊薹ㄉ頍o坐位,當(dāng)時行動念頭差?!?/p>

3、“海闊從魚躍,天空任鳥飛”

《西游記》第84回:“老菩薩,古人云:海闊從魚躍,天空任鳥飛。怎么西進(jìn)便沒路了?”

4、“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西游記》第31回:“你這個潑怪,豈知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父子無隔宿之仇!你傷害我?guī)煾?,我怎么不來救他??/p>

5、“不看僧面看佛面”

《西游記》第31回:“古人云:‘不看僧面看佛面。’兄長既是到此,萬望救他一救。”

6、“世上無難事,是怕有心人?!?/p>

《西游記》第2回:悟空道:“這個卻難!卻難!”祖師道:“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悟空聞得此言,叩頭禮拜。

7、“人逢喜事精神爽”

《西游記》第35回:“這正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悶上心來瞌睡多?!?/p>

8、“人生何處不相逢”

《西游記》第40回:“一葉浮萍?xì)w大海,人生何處不相逢?”(其實這句話最早應(yīng)該是宋·晏殊《金柅園》:“一曲清歌滿樽酒,人生何處不相逢?!?/p>

9、“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

《西游記》第2回:“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將天宮讓于我,便罷了?!保ㄎ饔斡浧鋵嵤撬拇竺忻菜莆ㄒ槐唤模饕孟窬褪沁@句話。)

10、“今朝有酒今朝醉”

《西游記》第5回:那大圣正與七十二洞妖王,并四健將分飲仙酒,一聞此報,公然不理道:“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門前是與非。”(最早出處唐·羅隱《自遣》詩:“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保?/p>

11、“好借好還,再借不難”

《西游記》第16回:“老孫可是那當(dāng)面騙物之人?這叫做好借好還,再借不難?!?/p>

12、“棋逢對手”

《西游記》第34回:“他兩個在半空中,這場好殺。棋逢對手,將遇良才?!保ㄗ钤绯鲎浴短圃娂o(jì)事》卷七十七,“事厄傷心否,棋逢對手無?”。)

13、“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西游記》第十八回:“施主莫惱。‘與人方便,自己方便?!憔团c我說說地名如何?我也可解得你的煩惱?!?/p>

14、“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頭”

《西游記》第28回:“這是既在矮檐下,怎敢不低頭。三藏只得雙手合著與他見個禮?!?/p>

15、“樹大招風(fēng)”

《西游記》第33回:“這正是樹大招風(fēng)風(fēng)撼樹,人為名高名喪人。”

16、“拿賊拿贓”

《西游記》第38回:“你老人家只知念經(jīng)拜佛,打坐參禪,那曾見那蕭何的律法?常言道,拿賊拿贓。那怪物做了三年皇帝,又不曾走了馬腳,漏了風(fēng)聲?!?/p>

17、“事不過三”

《西游記》第27回:“常言道:‘事不過三?!胰舨蝗?,真是個下流無恥之徒?!?/p>

18、“強龍不壓地頭蛇”

《西游記》第四十五回:“你也忒自重了,更不讓我遠(yuǎn)鄉(xiāng)之僧——也罷,這正是‘強龍不壓地頭蛇’?!?/p>

2013年下半年公務(wù)員考試一些國內(nèi)外的名言警句,越多越好

您好,華圖教育為您服務(wù)。

明主之任人,饞諛不邇乎左右,阿黨不治乎本朝。任人之長,不疆其短;任人之工,不疆其拙。(晏嬰)

·所任者得其人,則國家治、上下和、群臣親、百姓附;所任非其人,則國家危、上下乘、群臣怨、百姓亂。(《淮南子》)

·天下之賢,與天下用之,何必出于己。(明張居正)

·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漢司馬遷)

·役其所長,則事無廢功;避其所短,則世無棄材。(晉葛洪)

·不可以一時之譽,斷其為君子;不可以一時之謗,斷其為小人。(明馮夢龍)

·不臨難,不見忠臣之心;不臨財,不見義士之節(jié)。(宋林逋)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龔自珍)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宋胡瑗)

·一年之計,莫若樹谷;十年之計,莫若樹木;終身之計,莫若樹人。(管仲)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唐白居易)

·慈父不能愛無益之子,仁君不能畜無用之臣。(三國曹植)

·構(gòu)大廈者先擇匠而后簡材,治國家者先擇佐而后定民?!兑饬帧芬段锢碚摗?/p>

更多內(nèi)容,請登錄四川華圖官網(wǎng)查看!

如有疑問,歡迎向華圖教育企業(yè)知道提問。

公務(wù)員考試名言警句哪些使用頻率高

一、治國

1、天下猶人之體,腹心充實,四支雖病,終無大患

——《三國志?魏書?杜畿傳》

2、構(gòu)大廈者先擇匠而后簡材,治國家者先擇佐而后定民

構(gòu):架屋。簡:通“柬”,選擇。佐:輔助的人。

——《意林》引《物理論》

3、理國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唐?吳兢《貞觀政要?公平》房玄齡語

4、正其本者萬事理,勞于永者逸于使

勞于永:為長遠(yuǎn)利益而操勞。逸:安心。使:經(jīng)常忙碌。

——唐?張九齡《對嗣魯王道堅所舉道侔伊呂科?第一道》

5、治身莫先于孝,治國莫先于公

——宋?蘇軾《司馬溫公行狀》:“公上疏言,~。其言切至?!?/p>

6、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居安:處于安全的境況。備:事先有準(zhǔn)備?!蹲髠?襄公十一年》

7、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為wéi:做,防止。未有:沒有發(fā)生之時。未亂:尚未發(fā)生動亂。

——《老子》六十四章

8、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亂

——《管子?正世》

9、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yuǎn)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浚:開浚,疏通。

——唐?吳兢《貞觀政要?君道》魏徽上疏

10、召遠(yuǎn)在修近,閉禍在除怨

召遠(yuǎn):招徠遠(yuǎn)方的人。修:整治。近:指國內(nèi)。閉:堵塞。

——《管子?版法》

二、治民

1、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惟:惟獨,只有。邦:國。本:根本。

——《尚書?五子之歌》

2、夫民,別而聽之則愚,合而聽之則圣

夫:發(fā)語詞,無實義。別而聽之:分別聽信個人之辭。合而聽之:全面聽取。圣:無所不通。

——《管子?君臣上》

3、為國者以富民為本,以正學(xué)為基

為wéi:治理。正:使正當(dāng)。

——漢?王符《潛夫論?務(wù)本》

4、民者,國之根也,誠宜重其食,愛其命

——《三國志?吳書?駱統(tǒng)傳》

5、天下順治在民富,天下和靜在民樂,天下興行在民趨于正

興行:重德行。

——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6、民安土重遷,不可卒變,易以順行,難以逆動

安土重zhòng遷:安居于本土,不愿輕易遷動。卒cù:同“猝”,突然。順:順其意。逆:背其意

——《三國志?魏書?袁渙傳》

7、可懷以德,難屈以力

懷:懷柔,感化;《三國志?魏書?三少帝紀(jì)》

——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

8、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

寬:為政寬大。信:建立威信。任:信服。

——宋?蘇轍《新論下》

9、達(dá)人無不可,忘己愛蒼生

達(dá)人:通達(dá)事理的人。

——唐?王維《贈房盧氏琯》

10、慮于民也深,則謀其始也精

意謂關(guān)心百姓的利益愈深,那就對各項設(shè)計措施考慮得十分周密。

——宋?歐陽修《偃虹堤記》:“~,故能用力少而為功多?!?/p>

11、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樂者,同天下之憂

任:承擔(dān)。患:患難。

——宋?蘇軾《賜新除中大夫守尚書右丞王存辭免恩不允詔》

12、不以一己之利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為害,而使天下釋其害

釋:解除。

——明?黃宗羲《原君》

13、積力之所舉,即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即無不成也

積力:全成之力。舉:舉動,行動。即:就。

——《文子?下德》

14、莫三人而迷

三人:指多數(shù)人。意謂沒有多數(shù)人的意見就會迷惑。

——《韓非子?內(nèi)儲說上七術(shù)》引古

三、為政

1、政貴有恒

恒:長久不變。

——《尚書?畢命》:“~,辭尚體要,不惟好異?!?/p>

2、有理而無益于治者,君子弗言;有能而無益于事者,君子弗為

弗:不。為wéi:做。、

——《尹文子》卷上

3、居之以強力,發(fā)之以果敢,而成之以無私

居:平時。發(fā):發(fā)動。果敢:堅決勇敢。意謂國家平時要有實力,發(fā)動一件事要堅決勇敢,取得成功必須無私。

——宋?蘇轍《新論中》

4、政綱雖舉,必求益其所未至;德澤雖布,必思及其所未周

益:增益,擴(kuò)大。未至:沒有達(dá)到的地方。及:及到。未周:沒有覆蓋的地方。

——《宋史?薛極傳》

5、上安下順,弊絕風(fēng)清

弊:弊端。絕:絕跡。風(fēng):風(fēng)氣。

——宋?周敦頤《拙賦》

6、先民有言,詢于芻蕘

先民:古代賢人。詢:詢問,請教。芻蕘chúráo:割草打柴的人。

——《詩經(jīng)?大雅?板》

7、千夫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

夫:一般人。諾諾:連聲答應(yīng),表示順從不違。士:有識見的人。諤è諤:直言爭論。

——宋?蘇軾《講田友直字序》

8、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經(jīng)誤者在諸子

宇:屋檐。失:失誤。草野:指民間。經(jīng):儒家經(jīng)典。諸子:諸子百家。

——漢?王充《論衡?書解篇》

9、茍利于民,不必法古;茍周于事,不必循舊

茍:如果。法:取法。周:合。循:遵循。

——《淮南子?氾論訓(xùn)》

10、治事不若治人,治人不若治法,治法不若治時

治:治理,掌握。不若:不如。時:時機(jī),時勢。

——宋?蘇軾《應(yīng)制舉上兩制書》:“~。時者國之所以存亡,天下之所最重也。”

四、品德

1、公家之事,知無不為

——唐?楊炯《鹽亭縣令南陽鄒思恭字克勤贊》

2、利居眾后,責(zé)在人先

——唐?韓愈《送窮文》

3、為一身謀則愚,而為天下謀則智

——宋?蘇洵《審敵》

4、至公而行之以恕,至仁而照之以明

至:極。?。后w諒。明:明察。

——宋?蘇軾《謝宣諭札子》

5、言之所以為言者,信也

——《春秋谷梁傳?僖公二十二年》:“~;言而不信,何以為言?”

6、自古驅(qū)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

驅(qū)民:管轄百姓。

——宋?王安石《商鞅》:“~。今天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p>

7、不誘于譽,不恐于誹

誘:受引誘。譽:贊揚。恐:害怕。誹:毀謗。

——《荀子?非十二子》

8、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有所未正也

身:自己。人:別人。

——宋?蘇軾《私試策問七首之七》

9、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

與:對于。人:別人。求備:求全責(zé)備。檢:檢查,檢點。身:自己。不及:不夠。

——《尚書?伊訓(xùn)》

10、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

自見:表現(xiàn)自己。自是:自以為是。彰:清楚。

——《老子》二十二章

11、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履lǚ:踩踏。

——《詩經(jīng)?小雅?小旻》

12、虛己而樂聞

虛己:自己謙虛。樂聞:高興聽到人家的意見。

——唐?劉禹錫《魏生兵要述》

13、惟日孜孜,無敢逸豫

日:每天。孜zī孜:努力不怠。逸豫:安閑逸樂。

——《尚書?君陳》

14、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匱kuì:貧乏。

——《左傳?宣公十二年》引古箴言

15、勞苦之事則爭先,饒樂之事則能讓

饒:富裕。

——《荀子?修身》

16、一粥一飯,當(dāng)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恒念:經(jīng)常想到。維:是。

——明?朱柏廬《治家格言》

17、君子恥食其食而無其功,恥服其服而不知其事

食其食:吃東西。功:功績。服其服:穿衣服。

——宋?蘇洵《彭州圓覺禪院記》

18、茍利國家,不求寶貴

茍:如果。

——《禮記?儒行》

19、朗如日月,清如水鏡

——唐?楊炯《郪縣令扶風(fēng)竇兢字思謹(jǐn)贊》

2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正:正派。

——《論語?子路》載孔子語

2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自反:自我反省。

——《禮記?學(xué)記》

22、非淡薄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非寬大無以兼覆,非慈厚無以懷眾,非平正無以制斷

淡?。禾竦延?。致:達(dá)到。兼履:指天普遍地覆蓋萬物,喻恩澤廣大,無所遺漏。

懷:安撫。制為:決斷。

——《淮南子?主術(shù)訓(xùn)》

23、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

爭得:怎么能夠。這兩句比喻德行高超,才能苦盡甘來。

——元?高明《琵琶記?旌表》

24、非我而當(dāng)者,吾師也;是我而當(dāng)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

非:批評。當(dāng)dàng:正確。是:肯定。諂諛chǎn yú:巴結(jié)奉承。

——《荀子?修身》

25、身如一日長,心覺去年非

——唐?劉禹錫《元日感懷》

26、痛莫大于不聞過,辱莫大于不知恥

莫大于:沒有比……更大。

——隋?王通《文中子?關(guān)朗》

關(guān)于本次公務(wù)員考試哲學(xué)名言警句和2013年下半年公務(wù)員考試一些國內(nèi)外的名言警句,越多越好的問題分享到這里就結(jié)束了,如果解決了您的問題,我們非常高興,以上信息來源網(wǎng)絡(lu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

網(wǎng)上報名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分?jǐn)?shù):
  • 電話: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644062549@qq.com刪除

提交報名同學(xué)/家長:允許擇校老師幫您擇校調(diào)劑,同意《隱私保障》條例,并允許推薦給更多服務(wù)商為您提供服務(wù)!

轉(zhuǎn)載注明出處:http://www.tengyi66.com